牛蛙養殖技術蝌蚪池的清整消毒:水泥池在蝌蚪放養前2天,要用濃度每升為1毫升的漂白粉或濃度每升為20毫升的生石灰溶液涂刷池底及池壁,進行消毒,然后在陽光下曝曬1~2天后,再放進干凈水,才能放養蝌蚪;新開挖的水泥池更應在使用前2周,放水浸泡脫堿,然后換入新水后才能放養蝌蚪。對土池,應在蝌蚪放養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藥物清塘。生石灰清塘多采用干塘法,即將池水排剩5~10厘米,然后按每平方米90~110克的生石灰溶于水,將石灰漿遍灑全池,清塘后7天,才能放水放養蝌蚪;用漂白粉清塘時,漂白粉的用量為每平方米7.5~15克,溶水后遍灑全池,清塘后3~5天即可放水放養蝌蚪。武漢瑞和園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生態農業產業化為主體,大力發展新型生態立體養殖模式,歷經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開發出行業的青蛙品種,該品種全程飼料喂養,生長快速,抵抗力強,病害少,收益高,管理簡單容易,是一種適合廣泛推廣,大規模養殖的革命性蛙種。青蛙肉適宜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氣血不足、精力不足、虛勞咳嗽、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水腫、體虛水腫、低蛋白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食用;也適宜病后、產后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盜汗不止、神經衰弱者服食。蝌蚪是牛蛙個體發育的幼體階段,也是生產過程的苗種階段,所以是生產牛蛙的物質基礎。蝌蚪飼養工作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蝌蚪的生長發育、規格大小、質量,而且對以后變態的幼蛙質量和成活率,也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是牛蛙養殖生產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對牛蛙養殖的成敗,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蝌蚪的放養密度,應根據飼養條件、養殖方式、餌料、蝌蚪大小和飼養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來決定。一般剛放養時,蝌蚪的密度可大些,全長1.2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放養800~1000尾;待全長達3~4厘米時,稀放到每平方米300~400尾;全長達6~7厘米時,稀放到每平方米150~200尾。水泥池由于管理和換水等條件優越,放養密度可比土池增加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