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于飼養蝌蚪的池子有水泥池和土池兩種。由于土池開挖方便,成本又低,所以多數使用土池,而水泥池則主要用在高密度、量的集約化養殖。1.水泥池面積15~20平方米,池深1米,可蓄水深80厘米。水泥池的優點:水質較清;水泥池的壁,適于蝌蚪早期吸附在上面休息,可避免這階段蝌蚪被泥沙覆蓋而造成窒息死亡換水等日常管理比較方便,成活率高,一般可以達到70%~90%;放養蝌蚪密度大,產量高。但因為放養密度大,生產出來的蝌蚪規格小,變成的幼蛙也小,只有4~5克;變態后的幼蛙,不能及時登陸,如不及時捕出,會造成變態幼蛙大量死亡;造價相對較高,一次性投入較多,這是水泥池的不足之處。2.土池面積50~100平方米,池深0.8~1米,可蓄水深60~80厘米,四周的坡度要稍大,以1∶1.5~2為宜,這樣可堤埂牢度和適于蝌蚪變態成幼蛙后登陸棲息。土池的優點:水體相對較大,水質比較穩定,培育出的蝌蚪規格大,變態成幼蛙的規格也大,為7~10克以上;但管理難度大,敵害也多,成活率較為低,一般只有50%左右。牛蛙流水式養殖法2003—2004年,南安市水技站在洪海鎮郭坑水庫下進行了牛蛙流水式養殖試驗,即利用山區地勢落差自然流水進行24小時換水的養殖,實際養殖水面積10畝,放養幼蛙23萬只,成活率43.5%,單季產量1.5萬kg,產值達21萬元,利潤10.5萬元,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該牛蛙流水式養殖主要技術介紹如下:1、選擇場地2、建造蛙池3、放養4、飼養管理(1)巡池查看(2)飼料投喂(3)分級飼養(4)疾病的防治蛙科(即赤蛙科)動物,學名Ranacatesbeiana。獨居的水棲蛙,因其叫聲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為北美.大的蛙類。因其叫聲大而得名,鳴叫聲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牛蛙是兩棲類生物的天敵。原產于美國東部數州,後被引進西部各州和其他。牛蛙體綠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黃色,四肢有黑色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