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水平高發達食品機械利用機、電、光、液、汽相結合,用計算機自動檢測、自動調整、化、連續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極高,這樣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勞動條件,提高了產品質量。在發達,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高達92%,而我國僅為20%左右。發達之所以能把這么多原料加工成即食方便、品種、質量優良的食品是靠科技優勢、先進的加工工藝和優良的機械設備。我國食品機械的發展任重而道遠、空間廣闊,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人民消費的食品大多是來自農業的未加工食品,每年因缺乏必要的食品加工機械使食品資源不能直接加工、貯藏、保鮮而造成的損失高達幾十億元,未能深加工綜合利用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更高,因此我國食品機械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發展前途。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的產品,能跟上國際先進水平的不少,但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技術創新的產品卻是甚少。這里所說的“跟”字,是“跟進”甚至是仿制,而創新極少。所以,我國食品機械制造企業要從創新的角度,從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度來開發新產品,開發出具有國際較好水平的先進設備,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產食品機械制造業的提檔升級。中國的食品機械制造業近幾年呈上升趨勢,食品安全日益嚴峻,設備更新換代成為一個大的趨勢,正因為如此,中國食品機械制造業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保持增長,而且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樣帶動自動化原件的飛速發展。食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食品機械是為食品工業提供裝備的行業。我國的食品機械工業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成立,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低到高,白手起家逐步發展壯大、完善起來的,至今已走過了近60年的光輝發展歷程。尤其在“八五”期間經引進、消化、吸收而自行設計制造的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新產品有幾百項。“八五”期間,機械工業部提出行業發展六大趨勢,重點發展6類成套設備,5年共累計完成技改專項投資10億元。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立的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總公司加強了行業管理,擴大了對外交流,每年舉辦中國國際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展覽會,吸引了各國廠商參展,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了新產品開發,現有產品中75%是近10年開發的。進入2000年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種類的需求以及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給食品機械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