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莫測的父母:心情好的時候,對孩子疼愛親切;不順心煩躁的時候,讓孩子感覺到被厭煩被責罵,會使孩子感覺到焦慮不安、困惑、矛盾;成年后,無法建立安全感,缺乏自信,對他人不信任,或者特別喜歡探究別人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也有可能震蕩到另一極:覺得那種總是疑心他人的感覺太痛苦了,讓自己不要有感覺,缺少懷疑能力,全然相信他人。情感匱乏型父母:孩子成為父母的代理父母。如此長大的孩子被訓練得善體人意,過度敏感,孩子易同理體察別人的需求和感覺,卻無法劃清自己的情感界限,常將別人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不要存在:父母對孩子當眾斥責、打罵、罰跪,都讓孩子感覺到羞辱,希望鉆地洞或消失,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余的。成年后,常常感覺到活著沒有意義,在與人交往中不敢提要求,害怕成為別人的負擔,有失誤時會深深自責。或者震蕩到另一極:特意凸顯自己的重要性,表現出自己很能干的樣子,好象金剛,但不是真正的自信,使周圍人感覺到壓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