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為多次性產卵魚類。在自然條件下,4月上旬開始繁殖,5~6月是產卵盛期,一直延續到9月還可產卵。繁殖的水溫為18~30℃,適水溫為22~28℃。雌鰍性成熟較雄鰍遲,體長5厘米時,雌鰍體內有一對卵巢,體長8厘米時,2個卵巢愈合在一起,成為1個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這時整個卵巢發育開始成熟。《泥鰍養殖新技術》構思新穎、文字簡練、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可操作性強,反映了當前我國泥鰍養殖的新型技術成果,可謂集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和趣味性于一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農業大眾科技讀物。《泥鰍養殖新技術》適用于廣大泥鰍養殖戶學習應用,可作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教材,也可供基層水產技術人員、水產類師生及水產動物愛好者閱讀參考。泥鰍無土養殖(1)多孔塑料泡沫每隔5一7厘米鉆直徑2厘米左右的孔數個,每塊塑料泡沫大小不定,厚度以15一20厘米為宜,重疊為立體,加以固定。讓其浮于水面以下,不露出水面。(2)多孔木塊或混凝土塊大小、厚度、間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疊后鋪排在水中,從底往上排。(3)水草隱蔽池中放水草(水葫蘆等),漂浮在水面,為泥鰍遮陽隱蔽,夏熱時節不僅可以吸收強紫外線對泥鰍的直接照射,還可調節水溫;水草根系發達,不僅給泥鰍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而且還可凈化水質,改善飼養池內的整個生態環境。水草覆蓋面積占水面的2/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