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種。一般每畝放養4~5萬尾。放鰍前,也要追施有機肥料,以培養水中浮游動植物。為了獲得泥鰍,應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餌料。其餌料種類可以農副產品為主,搭配少量魚粉、蠶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魚坑多投喂一些餌料,利于集中捕撈。在飼養期間,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以防逃跑。養鰍稻田要盡量少施農藥或不施。即使萬一需要使用,也應分批下藥,且噴頭朝上,不要把藥液噴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劑。雙季晚稻栽種時,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機械損傷泥鰍。池塘混養即和其它魚類混養。如和鰱魚、鳙魚、鯉魚、草魚、鳊魚等混養。該種養殖方式其選塘、清塘,消毒、放養等和池塘養殖相同。混養的優點是:不需專門給泥鰍投喂較多餌料,只需給其它魚類投餌。而魚類吃不完的餌料和排出的糞便即為泥鰍的食物來源。故這種養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價值大,大力推廣。雌鰍懷卵量因個體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小性成熟個體體長8厘米,懷卵量約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懷卵量為7000~10000粒,體長12厘米的懷卵量12000~14000粒,體長15厘米的懷卵量為15000~18000粒,體長20厘米懷卵量為24000粒左右。懷卵量教多的可以超過6.5萬粒。卵圓形,卵徑0.8~1.0毫米左右,吸水后膨脹到1.3~1.5毫米,卵黃色,為半黏性,黏附力不強。由于卵在卵巢內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約為懷卵數的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