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稻區廣闊,利用稻田養鰍,既節約水面,又能獲得糧食,經濟效益,是農業良好的種養模式。稻田選擇養殖泥鰍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時不溢水的稻田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進排水口要設二道網,以防泥鰍逃逸。同時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魚坑,便于日后捕撈。泥鰍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腐植質等物質腐爛,引起嚴重缺氧時,泥鰍也能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而由腸壁輔助呼吸,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廢氣則由肛門排出。每逢此時,整個水體中的泥鰍都上升至水面吸氣,此起彼伏,故西歐人對它有“氣候魚”之稱。冬季寒冷,水體干涸,泥鰍便鉆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膚不致干燥,并全靠腸呼吸維持生命。待翌年水漲,又出外活動。2.池塘混養即和其它魚類混養如和鰱魚、鳙魚、鯉魚、草魚、鳊魚等混養。這種養殖方式其選塘、清塘,消毒、放養等和池塘養殖相同。混養的優點是:不需專門給泥鰍投喂較多餌料,只需給其它魚類投餌。而魚類吃不完的餌料和排出的糞便即為泥鰍的食物來源。故這種養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價值大,大力推廣。3.稻田養殖我國南方稻區廣闊,利用稻田養鰍,既節約水面,又能獲得糧食,經濟效益,是農業良好的種養模式。(1)稻田選擇。養殖泥鰍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時不溢水的稻田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進排水口要設二道網,以防泥鰍逃逸。同時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魚坑,便于日后捕撈。(2)放養與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種。一般每畝放養4—5萬尾。放鰍前,也要追施有機肥料,以培養水中浮游動植物。為了獲得泥鰍,應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餌料。其餌料種類可以農副產品為主,搭配少量魚粉、蠶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魚坑多投喂一些餌料,利于集中捕撈。在飼養期間,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以防逃跑。養鰍稻田要盡量少施農藥或不施。即使萬一需要使用,也應分批下藥,且噴頭朝上,不要把藥液噴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劑。雙季晚稻栽種時,很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機械損傷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