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成本=預防成本 鑒定成本 失敗成本,其比例關系為:1:10:100(員工教育成本是預防成本,質量檢驗成本是鑒定成本,不合格品費用是失敗成本。)以上比例意味著投入一元錢做質量的事先預防,將減少10元的檢驗費用,減少100元不合格品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企業在質量控制上投入較大的預防成本和適當的鑒定成本,建立更穩定的質量基礎而盡量減少甚至杜絕失敗成本,創造企業較大利潤。
☆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依據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條:
①ISO14001:ISO14001是環境管理體系的規范性標準,作為審核的依據之一是必須的。因此要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必須以ISO14001作為審核依據。
②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其它相關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環境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是組織根據ISO14001的要求編制的。它對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提供強制性指令和具體操作運行指導。一旦發布就是組織的內部環境管理法規。
部分案例-64
組織應對產品實現所需的過程進行策劃和開發。產品實現的過程包括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涉及和開發過程,包括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及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過程。對這些過程及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過程。對這些過程的開發,可以應用7.3設計和開發條款,也可以只用部分子條款加以控制,還可以僅用7.1條款的要求達到對過程的控制。一般來說,當產品的實現過程較為復雜時,可考慮用7.3條款控制。
凡是通過認證的企業,在各項管理系統整合上已達到了國際標準,表明企業能持續穩定地向顧客提供預期和滿意的合格產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公司以顧客為中心,能滿足顧客需求,達到顧客滿意,不誘導消費者。
隨著全球經貿一體化的出現,許多企業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以及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競爭的新形勢,紛紛開展國際標準的認證工作。繼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之后,近幾年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也日趨普及。
全國承諾沒有提升企業管理效果,一律不收費,全國能承諾做到價格貴了三倍還的品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