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踏進健身房,檢視從未照顧過的身體,」已是她的目標。文末,她附了一段鍛煉「引體向上」的視頻,身手矯健,說是送自己的生日禮物。吸引超過3400多個粉絲按贊,紛紛稱贊她是凍齡美女。也有朋友問:「李濤該不會練成胸部碎大石了吧!」
今年68歲的李濤與61歲的李艷秋,用行動證明,重訓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甚至兩人主張,重訓可以幫助延緩老化,訓練肌肉、保護關節,是長壽社會必須推廣的新全民運動,因為「常動就不需要長照」。
重訓到底有魅力,讓兩位名主持人上癮了?
說起練重訓的緣起,是一次路過住家附近新開的健身房,正在路邊發傳單,兩人好奇走過去,沒想到發傳單的工讀生,「看了我們一眼后,可能覺得不是TA(目標客戶),馬上就掉頭找其他路人,」兩人想來仍覺得好氣又好笑。
那次刺激后,他們決定走進健身房一探究竟。
不只進健身房坐著和走路都能練
其實李艷秋有兩位老同事已重訓好多年,一直鼓勵她也練,如今住家附近有了健身房,去年11月起,李艷秋便拉著李濤一起投入,「可能現在做,會改變未來幾十年」。因此,他們找了同一位教練,每人每周上兩次課,一次一小時。
他們發現,人老化后會有肌小癥,行動無力,容易摔倒。步入熟年后常遇到的膝蓋、腰椎、頸椎痛等問題,都可以藉由重訓練肌肉來改善。由于過去他們都是做動腦的工作,身體缺乏鍛煉,年老后會愈來愈沒有力氣,更凸顯重訓的重要性。
重訓,真的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劇烈轉變。
他們形容,現在重訓就跟「吃飯一樣習慣」,甚至會期待上健身房的日子。即便出國旅行,也會刻意找離健身房近或含健身房的酒店,讓訓練不間斷。
其實不只進健身房,平常連坐著和走路,他們都能練。「你看我們現在講話都在縮肚子,」李濤指著腹部,說明現在已經自動養成坐著就練核心肌肉的習慣。兩人連去聽演唱會,從頭到尾超過兩個小時,全程也都是貼著椅子坐。
同樣是重訓,兩人的訓練菜單不盡相同。教練會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調整。比如李濤其中一只腳的髖關節筋沒有拉開,做弓箭步容易不穩;李艷秋的罩門則是不善伸展,都能透過重訓慢慢改善。
一提的是,他們的重訓目標并非一般人刻板印象中,要養出如健美先生般的大塊肌肉,也并非如健力選手般要無止盡地追求力量。課程重心以「功能性訓練」為主,讓日常起居更順暢,更不易受傷。
其實重訓是很累的運動,若沒有耐力與毅力,無法持續。有太多人練練停停,要像李濤、李艷秋一樣有紀律,的確很不容易。
重訓有多累?光是站在旁邊看就很有感。一個鍛煉上半身肌肉的環節,李濤單腳跪在地上,雙手輪流舉起放在地上的啞鈴,一開始還能順暢呼吸與說話,到后來幾下,每出力拉一次啞鈴就得喊一下,痛苦溢于言表。
圖/和使用固定式器材比較,功能式訓練更需要全身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