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阻力。拖拉機的滾動阻力,主要是由于輪胎和土壤的變形而產生的,在拖拉機的重量作用下,輪胎被壓扁、土壤被壓實。車輪在滾動過程中、輪胎沿圓周圍方向與地面相接觸的各個部上繼被壓扁變形,且把車輪前面高出的土壤壓下去使土壤變形而形成輪轍,即產生了阻礙車輪向前滾動的滾動阻力。影響滾動阻力的因素很多,主要與地面的堅實和潮濕程度上的垂直載荷的大小等因素有關。對同一臺拖拉機來說,若地面條件不同,其滾動阻力也不同,如在瀝青和水泥或干硬地面上行駛滾動阻力小,拖拉機牽引力就大,在同樣使用條件下,若加在輪胎上的重量越大,土壤在垂直方向的變形越大,滾動阻力也就越大。一般說來,減少輪胎本身的變形和土壤垂直方向的變形,有利于減少滾動阻力。若拖拉機在松軟地面上行駛,采用低壓輪胎,加大輪胎支承面積,則可減小土壤在垂直方向的變形,降低滾動阻力,從而提高牽引力。由于拖拉機主要用于田間作業,多在松軟地面上行駛,為減小土壤在垂直方向的變形,因此拖拉機一般采用的低壓輪胎,采用加寬輪胎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我們經營中應注意低壓輪胎、加寬輪胎和高壓輪胎在使用上的區別。底盤它是拖拉機傳遞動力的裝置。其作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驅動輪和工作裝置使拖拉機行駛,并完成移動作業或固定作用。這個作用是通過傳動系統、行走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和工作裝置的相互配合、協調工作來實現的,同時它們又構成了拖拉機的骨架和身軀。因此,我們把上述的四大系統和一大裝置統稱為底盤。也就是說,在拖拉機的整體中,除發動機和電器設備以外的所有其他系統和裝置,統稱為拖拉機底盤。初的拖拉機笨重而昂貴,使用不便,往往需數人操作,適用于在廣闊原野上耕作,一般個體農民難以負擔,1889年,美國芝加哥的查達發動機公司制造出了使用汽油內燃機農用拖拉機——“巴加”號拖拉機。由于內燃機比較輕便,易于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故它的出現為拖拉機的推廣應用打下了基礎。20世紀初,瑞典、德國、匈牙利和英國等國幾乎同時制造出以柴油內燃機為動力的拖拉機,世界大戰期間,由于戰爭的原因,勞動力不足和農產品價格上漲,促進了農田拖拉機的發展。1910—1920年間,以蒸汽機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拖拉機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后者顯示了更大的優越性,逐漸淘汰了前者。今天的拖拉機都使用柴油內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