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過程中,將草食家畜養殖業作為突破口,實行農牧結合,建立一個的農牧結合生態體系,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舉措。因此,在持續、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必須建立一個節糧型畜牧業生產體系,種植業為養驢業提供物質基礎(飼草、精料、農副產品),養驢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料,彼此互為供求關系。農作物秸稈及農副產品的“過腹還田”,是節糧型或生態型畜牧業的重要基礎。1996年由國務院轉發的農業部關于l996.2000年全國秸稈養畜過腹還田項目發展綱要,提出了發展目標和戰略布局,制定了推進秸稈養畜的若干政策。該項目實施經驗業已證明,“秸稈養畜,過腹還田”為農田提供了大量的有機肥料,減少了化肥用量,改良了土壤,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增產,是實現農牧結合良性循環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驢肉,根據《本草綱目》獸部第五十卷﹨獸之一驢介紹,【氣味】甘,涼,無毒;思邈曰:酸,平;吳瑞曰:食驢肉,飲荊芥茶,殺.人。妊婦食之,難產。同鳧茈食,令人筋急。病死者有毒。【主治】解心煩,止風狂。補血益氣,治遠年勞損。驢肉具有補血益氣、滋腎養肝、息風安神、止血等功效,主治積年勞損、久病后的氣血虧虛、短氣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心悸眼差、陰血不足、風眩肢攣、不寐多夢、功能性子宮出血、出血性紫癜等癥。驢肉是典型的“兩高兩低”的食物,高蛋白、低脂肪,高氨基酸、低膽固醇。另外還含有動物膠、骨膠原、鈣、硫等成份,能為體弱、病后調養的人提供良好的營養充。特別注意,脾胃虛寒、慢性腸炎和腹瀉患者忌食。另外,驢肉不可與金針菇、豬肉同食,食后不宜立即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