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蘇州分會會長自幼酷愛武術,悟性聰穎,曾習練多年的外家拳,長拳、洪拳、戳腳、截拳道、雙截棍等。在其當地也教授有上百余人。多次在市級、省級及比賽獲得優異成績。隨著太極拳的廣泛傳播和發展,于2000年慕名來到陳家溝習練陳氏太極拳。經過多年刻苦練習、潛心研究太極拳理論和技術內涵,經陳自強總教練引薦拜于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小星門下。以其對陳氏太極拳的信奉和執著開始了對陳式太極拳的普及推廣。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蘇州分會是經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授權、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批準,在蘇州設立的正式分會、一家傳統的陳氏太極拳培訓和推廣基地。陳小旺和陳小星大師為總會長、太極拳總顧問,陳自強老師為秘書長、太極拳顧問,蘇州分會會長由馬力老師擔任。太極拳的拳勢而言,它的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具備這矛盾的對立與統一。太極拳既是一種體育項目,體育是通過運動來表現的,太極拳當然也不例外。人體結構有左右、上下、前后、內外之別,活動有進退、虛實之分,太極拳的一招一式和整個套路自始至終貫穿著這些矛盾,但又是互相制約,互為因果。如在做金剛搗碓時,初一出手,兩手就形成左逆右順,兩腳形成了左實右虛的矛盾對立局面。在攬扎衣定式時,右腳由實變虛徐徐向左朝外往右畫弧伸出,落地變成實腳;左腳與之相反,原地從虛變實,再由實轉虛。右手則微左沿中界(脊椎骨)向上往右順纏伸出;左手反而沿中界向下往左逆纏至左腰間,右胯向后放松而不挺,右腿有外撐里合之意,周身形成左右對拉,使身體處于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的立身中正,身樁穩健的統一體中。再如朝天凳一式,左手由下朝前順纏而上,掌心向上輕輕托起;右手由上朝下向后逆纏,掌心向下輕輕下按。左腳由實變虛,隨左手輕輕提起,右腳則由虛變實屈膝松胯,使身體欲升不能,欲降不得的上下互依互存、互相制約的既有矛盾的對立,又有對立的統一,雖是單腿獨立,卻穩如磐石,固若金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