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筋的介紹
面筋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由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組成。將面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面團,稍后用清水反復搓洗,把面團中的活粉和其它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用手團成球形,投入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將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鍋內煮80分鐘至熟,即是“水面筋”。
中文名: 面筋
外文名: gluten
主要原料: 面粉
含防腐劑: 否
主要營養成分: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主要食用功效: 和中,解熱,止煩渴。治面毒。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
食品簡介
【名稱】:面筋
【拼音】:miàn jīn
【注音】:ㄇㄧㄢˋ ㄐㄧㄣ
【解釋】:亦作“面觔”。亦作“面筋”。食品名。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 所含的淀粉,剩下凝結成團富有粘性的混合蛋白質就是面筋。
【出處】:宋 沈括《夢溪筆談·辯證一》:“濯盡柔麪,則麪筋乃見。”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 仲殊﹞所食皆蜜也。豆腐、麪觔、牛乳之類,皆漬蜜食之。”
【示例】: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谷一·小麥》:“麪筋,以麩與麪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為素食要物。”《紅樓夢》第六一回:“ 春燕 說葷的不好,另叫你炒個面筋兒,少擱油纔好。”
面筋是小麥粉中所特有的一種膠體混合蛋白質,
生面筋(3張)由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組成。將面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面團,稍后用清水反復搓洗,把面團中的活粉和其它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用手團成球形,投入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將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鍋內煮80分鐘至熟,即是“水面筋”。據史料記載,面筋始創于我國南北朝時期,是素齋園中的奇葩,尤其是以面筋為主料的素仿葷菜肴,堪稱中華美食一絕,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到元代已有大量生產面筋,在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上就詳細介紹了洗面筋的方法。清代面筋菜肴增多,花樣不斷翻新。
營養成分 面筋的營養成分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高于瘦豬肉、雞肉、雞蛋和大部分豆制品,屬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熱量食物,還含有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無素,是傳統美食。
油面筋
每100克油面筋營養成分 能量490千卡;蛋白質26.9克;脂肪25.1克;碳水化合物40.4克;膳食纖維1.3克;硫胺素0.03毫克
魚面筋料理(20張) 核黃素0.05毫克;煙酸2.2毫克;維生素E7.18毫克;鈣29毫克;磷98毫克;鉀45毫克;鈉29.5毫克 鎂40毫克;鐵2.5毫克;鋅2.29毫克;硒22.8微克;銅0.5毫克;錳1.28毫克。 每100克水面筋營養成分
制作面筋料理的圖解(8張) 能量141千卡;蛋白質23.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3克;膳食纖維0.9克;硫胺素0.1毫克 核黃素0.07毫克;煙酸1.1毫克;維生素E0.65毫克;鈣76毫克;磷133毫克;鉀69毫克;鈉15毫克 鎂26毫克;鐵4.2毫克;鋅1.76毫克;硒1微克;銅0.19毫克;錳0.86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