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習主 席道出了對中國以及東亞地區未來發展的新期望,那么李總 理的出訪是打出了一連串實實在在的“中國牌”。李 總理參加東亞峰會時推出創造性的“2 7合作框架”,后提出“推廣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觀,推動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坦誠對話與合作,促進政治安全與經濟安全的互動”的區域安全新架構,同時宣布中文兩國共同開發南海爭議海域資源。有合作的意愿和具體的辦法,與周邊的合作,也正在合作共贏的理念下落為實子。在上合峰會期間,習主 席提出“創新合作共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時提到“以點帶面,連線成片”,觀察員就試想,如果把此種方式運用到南海中,亦非常完美。三亞—永興—黃巖—太平—文萊,以點控制面,再把五子棋連接成片,整個南海核心地帶盡數掌握。如今中國與南海小的聲索國文萊啟動合作開發,加之中國強大的深海開采能力,試想美國的小伙伴們么看?不聽話的小兄弟越南么看?觀察員斷言,中國向東盟“海陸空”全方位的挺進,必將得到東盟積極響應。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隨著中國領導人在近一個月時間里的西進南下,通過不斷的外交努力,向周邊表明,中國對待周邊睦鄰、友鄰、富鄰的政策是一貫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的外交原則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中國正在用越來越多的事實來證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的強大不是東亞的威脅,更不會做 “殺雞取卵”之事。中國的發展,必然會帶動亞洲的發展,也必然是主導地區經濟和穩定地區和平的主導力量,圍堵和制約,只會成為地區混亂的導火索,只有真誠合作和平等互利,才是鄰居相處之道,才是左右共贏之道。亞太是亞洲之亞太,亞太的安全和穩定,不應該寄托在外人的身上,賭上自己的命運來成就美國的戰略,對與中國交鄰了幾千家的來說,既不可為,也不明智,更不會得到任何的好處。不順歷史潮流而逆動,到頭來也只會被歷史所拋棄,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沉渣。
在外交取得突破和進展的同時,觀察員也注意到中國在其他領域正在進行的一些變革的成就。在經濟領域,中國在全力轉型和推廣城鎮化的同時,在金融領域也適時推出了上海自貿區和簽訂中歐貨幣互換協議,為人民幣進一步走向國際化提供了助力。軍事方面不斷爆出的新式軍備和中國重工的上市,也表明了中國的軍事國防建設正在得以壯大。同時對國內信息網絡的整頓和反腐力度的不斷深入,都表明中國在十八大后,在各行各業的努力下,正在向既定的發展方針的務實推進中。隨著中國領導人的外交出行和努力,中國的發展戰略上,西進合作,南施共惠,北聯互信,東固國防的戰略方針已經儼然成形。相信隨著中國戰略的進一步發展和落實,美國所謂的亞太戰略也越來越會不斷的增加成本和減少功效,一個產出比越發不平衡的亞太戰略,到頭來也只會是騎虎難下的“爛尾戰略”了。
以下進入世界相關熱點的具體時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