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質
不同種類的土壤,其pH 值、含鹽種類及數量、含氧量、透水性和含腐殖質程度往往有所差別,將對水生生物的生長帶來影響。一般分為礫土、砂土、粘土、壤土和腐殖土5 個類型。水質較肥,即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的,池底土質可用礫土、砂土;水質不肥,即營養物質不豐富,如使用地下水或自來水等,池底土質則應用腐殖土;如果池底漏水,底層還應用粘土夯實。因此,應根據水質條件來選擇不同類型的土質。池底土質應比較堅硬,上面有較肥的有機質。
交通與電力
交通方便,可給產品和飼料的運輸帶來便利,同時可節省時間,減少交通運輸上的費用開支。電力除日常照明外,如加工飼料、產品等都需用電,應能供應。
排灌
養殖池的水位應能控制自如,排灌方便。要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兩手都要抓。尤其要防止洪水的沖擊,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餌料
餌料大多以水中浮游生物、螺類、貝類、蝦類、魚類等動物為主。同時要注意附近屠宰場畜禽鮮血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