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霉病
4.1癥狀 病原體是水霉菌。主發于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各階段水霉病的主要特征是:①蛙卵水霉病:蛙卵發白,鏡檢蛙卵,清楚可見蛙卵外布滿水霉菌菌絲;②蝌蚪水霉病:其頭部、背部點狀潰爛,長滿舊棉絮狀白毛物,蝌蚪食欲減退.離群漂浮水面;③幼蛙、成蛙水霉病:其頭部、背部點狀潰爛,長滿舊棉絮狀白毛,行動遲緩,食欲不振。隨著病情加重,病灶由點狀變為帶狀、片狀,病蛙伏地不動,逐漸死亡。
4.2治療方法 各個階段水霉病治療方法如下:
①蛙卵水霉病 用毛筆蘸取0.5g/m3的孔雀石綠溶液灑于發霉的蛙卵上,療效。
②蝌蚪水霉病 用0.2g/m3孔雀石綠溶液全池潑灑。
③幼蛙、成蛙水霉病 用0.2g/m3孔雀石綠溶液全池潑灑,消毒水體,殺滅水霉茵。再將病蛙捕起,放在8g/m3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浴30分鐘。
5紅腿病
5.1病因 有人認為是病毒引起,也有人認為是細菌入侵感染所致。
5.2癥狀 病蛙腹部及腿部肌肉點狀出血,肌肉紅色,傳染很快。病蛙活動遲鈍,拒食。
5.3防治方法 ①發現病蛙及時隔離,將病蛙撈起,放在10%~15%的鹽水中浸泡5~10 分鐘,2天后可治愈。②先把病蛙移入另一池中,再用濃度1×10-6的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③口服增效磺胺,50g以下小蛙每天每只1/4片,50~100g蛙每天1/2片,100g以上的蛙每天1片,連喂2天,第1天藥量加倍。④用鹽糖青霉素混合溶液浸洗病蛙,取冷開水250ml,精鹽3g,葡萄糖6g,青霉素100萬IU,混合后浸泡病蛙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