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庫知識簡介
冷藏庫是利用降溫設施創造適宜濕度和低溫條件的倉庫,又稱冷庫,是加工、貯存農畜產品的場所。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我國各類生鮮品年總產量約7億噸,冷凍食品的年產量在2500萬噸以上,總產值520億元以上;年營業額在500萬元(含500萬)以上的食品冷凍、冷藏企業約2萬家,就業人員250萬人,全國冷庫容量達900萬噸左右。
一、中國冷藏庫建設的現狀
1容量和規模
(1)冷藏庫容量
從上世紀70年代起,各地冷藏庫容量增長較快,至2008年底,全國冷藏庫總量已突破1100萬噸/次,其中畜肉類冷庫容量為550萬噸/次,水產冷庫為262萬噸/次、全國供銷系統的果蔬冷庫為210萬噸、冷凍飲品類冷庫10萬噸/次。
(2)中國的大型冷藏企業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們冷藏庫建設出現一個現象,新建了一批由多座單體萬噸級冷庫組成的“冷庫群”,這對降低建設成本和運行能耗,規范管理都是有利的,并形成了中國數家冷藏行業的“航空母艦”企業。如北京藍夢楓葉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冷凍廠等。
2 冷藏庫功能與管理體制
在計劃經濟年代,冷藏庫主要是按產權所屬系統和儲存商品的種類劃分管理。改革開放以來,外資、港臺商和民營企業進入冷藏行業,尤在北京、山東、福建、廣東等省已占有相當比例,現已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存的格局。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一部分冷藏庫的服務功能開始面向市場,逐步向社會公共冷藏庫過度。即從計劃經濟時期的“旺吞淡吐”的“蓄水池”逐步向“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方向發展。
3 建造方式
中國現有的冷藏庫中,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多層土建式冷藏庫占大多數,以北京市為例,若按容量計算,土建式冷庫要占全市冷藏庫總容量的82.41%;若按座數統計,土建式要占總座數的86.13%。但90年代起新建的冷庫,絕大多數已采用單層、高貨位的預制裝配式夾心板的做法,現場安裝迅速,大大縮短了建庫周期。
二、我國冷藏庫存在的問題
1庫房大多采用無梁樓蓋的老式土建結構安全性低
2冷庫的穿堂、月臺的設計為敞開式,保溫效果差
3冷庫機器設備的配置低,整體管理水平較差,裝卸設施落后。
三、認識生鮮、速凍食品與冷庫發展的聯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鮮與速凍食品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為了保障生鮮與速凍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與質量,一方面要不斷改造與新建不同類型的冷藏冷凍倉庫,這是基礎及核心,與此同時,還要強化預冷環節、健全冷藏運輸系統,加強食品流通全過程的溫度控制,只有建立健全的冷鏈物流系統才能終保障食品的安全與質量。冷鏈物流是一個社會化的系統工程,單一企業是難以實現的,企業的冷藏設施應該社會化,冷庫的服務功能應該向上下延伸,倡導第三方綜合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促進冷庫與冷藏運輸企業之間的合作。
本文由北京藍夢楓葉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提供,聯系人:王道明;聯系電話:010--59954884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狼垡村俏狐國際A座2131室
網址:www.beijingleng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