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學生”的教育問題,成為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項工作:
一、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必須全面優化學校的教育環境,清除一切妨礙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消極因素。學校應盡力爭取、學生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組織可以利用的教育力量給孩子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通過幫困扶貧、愛心捐助等形式,解決貧困孩子的實際生活問題,消除孩子學習的后顧之憂,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同時,改進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協調師生關系,形成積極健康的校風和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氛圍,防止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些合力作用的終目的只有,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使學生時刻感到:在社會有關注,在學校有關心,在家庭有關愛。孩子在這種和諧環境中學習生活,自信心和責任感都會明顯增強。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托管學生”專項檔案(或信息卡)制度,內容包括“托管學生”家庭情況、思想道德狀況、學習狀況、行為習慣、生活狀況、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狀況、他們父母的通訊地址、電話以及當前監護人聯系辦式等內容。同時,積極加強學校與“托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