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臉吃飯不是夢,從此臉就是你的通行證。刷臉支付系統較早誕生于2013年,歷經多年,起起伏伏,在2018年8月支付寶宣布商業化,12月推出刷臉設備“蜻蜓”后,2019年微信推出刷臉設備“青蛙”,刷臉支付自此正式揚帆起航。刷臉支付的誕生與發展:2013年7月芬蘭創業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款基于臉部識別系統的支付平臺。刷臉支付系統正式誕生。2015年的德國漢諾威展上,馬云在現場演示了刷臉支付技術,震驚全場。刷臉支付技術再次登上國際舞臺。2017年9月1日,支付寶在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不用手機,通過刷臉即可支付,這也是刷臉支付在全球范圍內的首次商用試點。2018年8月15日,在螞蟻金服開放日廣州站上,支付寶宣布在經過經驗積累和技術升級之后,刷臉支付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能力。刷臉支付正式商業化。2018年12月13日,在支付寶開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 “蜻蜓”,直接將刷臉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一經推出就深受中小商家的歡迎。2019年1月16日全國首條刷臉支付商業街在溫州五馬街亮相,刷臉支付正式走進中小商戶。2019年3月19日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微信的刷臉支付設備“青蛙”正式上線。支付界兩巨頭“支付寶”“微信”在刷臉支付市場正式交鋒。2019年4月1日,濟南地鐵1號線開啟商業運營。這不僅是濟南首條地鐵線路,更是國內首條采用3D人臉識別閘機的地鐵線路。刷臉技術開始應用于交通工具。2019年4月2日,支付寶刷臉設備“蜻蜓”在香港機場Duty Zero免稅店投入使用,內地游客可以輕松實現“靠臉埋單”。刷臉支付進軍香港。從時間間隔中我們不難看出,從之前的技術提升到現在的快速發展,刷臉支付已經正式走上支付舞臺,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原有的支付市場。科技不僅改變生活,也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妨看看看看,從古老的以物易物,到之后金銀銅交易,再到紙幣交易,再到現在流行的二維碼支付,科技的進步使我們的支付方式不斷發生改變,而刷臉支付就是現在先進的支付方式。刷臉支付大趨勢已成,而現在缺少合作伙伴去全面鋪開刷臉支付。我們有完善的團隊和落地政策,有意可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