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天津現場會上展示的國產打捆機,存在的問題很多:由于目前大多采用測繪或類比方法設計,在配套動力的確定、主要工作部件的結構參數、壓縮頻率和喂人量等工作參數的確定中很少有真正的理論依據,因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配套動力不合理、壓縮設備功率消耗大、生產能力低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在研制開發過程中能從理論上認真分析,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模仿水平上。對于高密度的打捆機,現在采用的壓縮方式大都是液壓式,而這些類型的產品除了同樣存在上述問題外,從使用上看存在的的問題是控制系統。
一般打捆機的液壓系統都是有三或四個油缸,為了順利完成打捆作業,系統要求各油缸要按的順序連貫動作,這樣機器才能、安全地運轉。目前國產打捆機的液壓系統控制采用人工方式,即有一專人根據作業要求手工按順序開關各油缸的控制閥。很顯然,人工控制方式會使操作工人精神高度緊張,而且控制精度低、容易發生錯誤,作業周期偏長,工作效率低而事故率高。為了讓打捆機能夠、安全地運轉,充分發揮機器的性能,設計一套、易于實現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是打捆機首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牧草打捆機起步較晚,有關打捆機結構、液壓系統以及配套動力等方面的研究報道都很少,很多問題有待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和解決。由于目前打捆機的市場還不是很大,仿制生產打捆機的廠家大都是一些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小廠,在生產時基本上是從結構上仿制,而涉及到理論計算方面的內容則往往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