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蟬,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人小規模試養,據調查均已成功,現在大中城市超市中出售的蟬大部分為養殖品,經過十余年的經驗積累,人們已經熟練掌握了它的生活習性,并由過去的自然繁殖生長的7—8年,縮短到8—18個月,但由于思想觀念的原因,都沒有形成規模的產業化養殖,更沒有人推廣該項養殖技術。
養殖蚱蟬的好處有以下幾種:(1)不用投資購買種源,在城郊、農村自己動手,在樹林里果園中采集即可;(2)不用購買養殖設施,室內池養、塑料大棚、果園、樹林、莊稼地都能進行養殖、室內池養、塑料大棚的養殖時間為8~12個月就可出售,田地中自然養殖18個月方可出售;(3)不用飼養管理和投喂食物,蟬卵潛在土中,初卵若蟲便會吸食莊稼或樹根的汁液發育成長:(4)經濟效益高,人工養蟬每平方米能種植卵塊2000只左右,收獲時按每只0.1~0.3元計算,每平方米收入200~600元,效益非常可觀;若不影響地上農作物生長的情況下養殖,每667平方米的額外收入也會在萬元以上;(5)不愁銷路,產品有沒有市場,決定一項事業的成敗,規模養殖金蟬,的飯店、賓館、冷藏廠均會上門訂貨;(6)蟬的加工方法非常簡單,只需清洗、浸漬、烹炸或蒸煮就可小批量生產上市出售,深加工可制成罐頭,烘干磨粉后配以輔料制食品如:餅干、糕點、面包、糖果、蟬醬油等系列制品。因此,養殖蚱蟬是一向無成本、低風險、省工時、效益高的黃金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