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UV光油附著力不足時,印品表面便容易出現退色、不耐磨、光油脫落等各類質量問題,從而引起一連串的不良反應。根據筆者多年經驗,在冬季和雨季,UV光油附著力不足的現象尤為明顯,更要小心謹慎。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應從材料采購、工藝安排、規范化操作等環節進行全面分析,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否則就容易“按下葫蘆浮起瓢”,顧此失彼。現將UV光油附著力不足的原因及解決方案總結如下。(1)在UV光油采購過程中,一次性采購量過大,容易導致UV光油或底油過期。一般情況下,UV光油或底油的保質期為6個月至1年。(2)UV光油和底油非同一廠家生產的,性能容易不匹配,對此,操作人員應堅決杜絕混用(產品質量要求不高的除外)。(3)油墨干燥時間短或干燥性能不好,容易造成UV光油附著力差。因此,凡是需要UV上光的產品,都必須提前印刷,油墨已經達到或超過24小時的干燥時間之后,再進行UV上光。(4)UV燈管功率不高、燈管老化、燈管表面臟污、燈管吊得太高等原因都會導致UV燈管的光照度不夠,終導致UV光油固化不足。由于用肉眼無法準確檢測光照度,因此必須使用光照度檢測儀,當光照度檢測儀通過UV燈管照射,讀得的數值達到或者超過50時,才表示該UV燈管符合UV光油的固化使用要求。筆者認為,未來幾年UV油墨的繼續綠色化升級基本上會從以下方面推進研發。(1)使用度原料,限定塑化劑、重金屬、苯類、酮類及其他芳香烴類有機揮發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從根源上杜絕UV油墨固化前后惡臭味的產生,實現UV油墨低氣味化。(2)UV油墨走固化之路,降低UV油墨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有效改善一線生產環境,減少對現場工作人員的危害性,進一步實現UV油墨的節能化。(3)提升UV油墨產品中可再生資源(如松香、大豆油、亞麻油以及其他植物油等綠色材質)的比例,減少石油類物料含量,走一條UV油墨植物油改性化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4)使用大分子引發劑或是自固化體系制造UV油墨,實現印刷后的低遷移化,在與食品接觸方面取得更多進展,達到與水性油墨同等環保的水平,將其對人體的刺激程度降到較低程度,真正達到UV油墨低遷移化標準。隨著UV油墨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相信未來UV油墨在這條綠色升級之路上還會遇到更多的可能性,從而為標簽印刷業注入更多綠色的生命力。UV油墨的綠色沒有上限。低遷移UV油墨現在的UV油墨已能夠實現無溶劑揮發、氣味低等諸多環保特性,并廣泛應用于各類食品的外包裝印刷。雖然這些油墨并沒有和食品直接接觸,但它確實是組成食品包裝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安全性也越來越為各界所關注。事實上,固化后的UV油墨的化學成分也存在向包裝內食品遷移的可能性,其通過食品再進入人體,終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例如,2005年底,意大利相關部門在對雀巢牛奶做常規檢測時,意外發現了異丙基硫雜蒽酮這一并不存在于牛奶成分中的有害物質。后來查明,居然來源于牛奶外包裝已經固化的UV油墨。之后,雀巢公司對食品包裝油墨的各種成分專門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使用普通原料配置而成的UV油墨往往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遷移性,容易引發食品包裝上的印刷油墨對食品的污染。油墨制造商通過篩選大分子量引發劑、度的活性單體和樹脂以及符合法規的顏料粉,并將這些物質的遷移數量控制在一個很小的范圍,甚至是接近零遷移,積極研發出了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低遷移UV油墨。可以預測,將來關于食品包裝的各類法規條文會更為細致,檢測方法也將更加嚴格,標簽的UV印刷必定需要新型低遷移UV油墨,兩者的完美結合,甚至可能會帶來印刷領域的綠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