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型經濟”顯然是自去年以來互聯網乃至整個社會都在熱衷的一個個話題。這種新興的經濟模式,其本意便是使社會與個人智慧得到很大程度的利用,同時為資源所有者提供相應的報酬。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以Uber、滴滴出行為代表的打車軟件,還是以airbnb、小豬短租為代表的短租平臺,這些目前業界很受歡迎,也是投資者為青睞的項目們,無不是打著“分享型經濟”的旗號。而資源在得到da化利用的情況下,帶來的必然是這個行業效率的提高。我們可以發現,如今出行,不再像過去那般不好打車,因為人人都可能是你的專屬司機;旅行也不再像過去那般難以訂到房間,因為人人都可能成為你的短時房東。被夸大的互聯網思維實際上,互聯網思維或者社交媒體營銷的作用被過分夸大了。即便在鼓吹“口碑”可以顛覆一切的今天,美國媒體營銷研究公司KellerFayGroup和KantarMedia仍發現90%以上的“口碑”是通過線下口口相傳的。近,很多電商品牌都在設立線下的體驗,阿里和騰訊目前的競爭從線上轉向移動端和O2O。隨著虛擬經濟慢慢走向實體化,線上線下的融合才是關鍵,因為社交媒體營銷嚴重缺乏有效的衡量機制,難以預測和控制輿論效果,而且也很難量化投資回報。這是營銷者需要學習應用的重要一課。很多企業盲目地在Email或微博中鼓勵顧客分享轉發,可是信息內容卻蒼白無力,與消費者社會心理需求脫節。適當提高社會貨幣的價值,將有效提升顧客參與積極性。扳機:扳機意為傳播內容需要簡潔易記,可以讓顧客脫口而出。如同在超市里消費者目光及雙手所及的貨架銷量特好,傳播媒體的有效性與它的“可達性”(Accessibility)是正相關的。越容易被記住的內容,就越容易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