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建筑門前獅子再常見不過了,但是獅子雖常見也不是人人都能夠用,能夠擺的,在這上面有著很嚴格的等級制度。獅子的造型,頭上有疙瘩,而這疙瘩的數量則代表了地位。凡一品官司員的獅子,頭上有13個疙瘩,人稱'十三太保'。一品以下,每低一級則要減少一個疙瘩,直至七品。七品以下官員的府第門前不準立獅子。普通百姓就更沒資格享受立獅子的待遇了。太和門前廣場有一對大銅獅子是清乾隆年間用銅鑄造的。這是中國較大的一對古銅獅,銅獅的外形呈金字塔形,顯得莊嚴威武,氣勢雄偉?!度障屡f聞考》一四七頁日:”太和門,九間三門,重檐,崇基,石闌,前后陛各出三,左右陛各出一,門前列銅獅二……”銅獅頭頂螺旋卷毛排列疏密整齊,張嘴露牙,似在咆哮,胸前綬帶上雕花精美,前掛鑾鈴,肩掛纓穗,肢爪強勁有力,前肢后肘有三個卷卷毛獅子:瑞獸一種,百獸之王,勇不可擋,威震四方,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帶來祥瑞之氣,能解除多種形煞,亦加強官威或屋主之陽氣,如果窗口見到不利之沖克,可放一對石獅面向口可化煞,且有生權之意。凡是以口維生之行業,如律師、藝員等,可在辦公室內擺放一對聲威,有助于生財。但擺放獅子有講究,不能隨意亂放。針對不同位置放不同質量的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