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植物油能滿足淡水魚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這是飼養淡水魚的一個有利條件。脂肪容易氧化,其氧化產物(酮、醛、酸等)對魚類有毒,長期大量食用會使魚類肝臟發黃、肌肉萎縮甚至死亡。抗氧化劑和a-生育酚是常用的抗氧化物質。由于魚類利用碳水化合物作為能源的能力較差,含量過高會導致脂肪肝和其他肝臟病變,因此在餌料中的含量應有一定的限制。含碳水化合物餌料的形式及其加工的方法和程度也制約著魚類對它的利用率。許多魚類很難消化纖維素,但配合餌料中有適量的纖維素,有助于消化道的蠕動,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菜子餅蛋白質含量較豆餅低,在養魚中應用廣泛。含有硫葡萄糖苷,在黑芥子硫苷酸酶的作用下,可生成有毒的異硫氰酸和惡唑烷環硫酮,但對魚類毒性很小。蒸汽加熱、水浸泡或用70%的乙基乙醇處理可降低其毒性。植物油的另一副產品磷脂,是魚類的優良飼料添加劑。自然生長的生物餌料。與養殖業關系密切的有浮游生物、細菌、底棲生物、周叢生物、水生維管束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等,有機碎屑一般也稱為天然餌料。浮游生物、有機碎屑和細菌絮凝體是鰱、鳙等濾食性魚類和養殖魚類魚苗階段的餌料。底棲生物中的貝類是青魚、鯉等的餌料。水生昆蟲幼蟲、水生寡毛類是一些底層魚類的餌料。周叢生物是鲴等的餌料。水生維管束植物苦草、馬來眼子菜、菹草、輪葉黑藻、黃絲草、浮萍和蕪萍等,以及禾本科植物是草魚、團頭魴和鳊等的餌料。天然餌料一般能滿足魚類的營養需要,而且來源廣、數量多,是餌料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