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標本是將標本逐個地平鋪在幾層吸水紙上,上下再用標本夾壓緊,使之盡快干燥、壓平。壓制方法是先在標本夾的一片夾板上放幾層吸水紙,然后放上標本,標本上再放幾層紙,使標本與吸水紙相互間隔,層層羅疊,后再將另一片標本夾板壓上,用繩子捆緊。羅疊高度以可將標本捆緊,又不傾倒為宜,一般疊至1尺左右。每層所夾的紙一般為3~5張,粗大多汁的標本,上下應多夾幾張紙。薄而軟的花、果,可先用軟的紙包好再夾,以免損傷。初壓的標本要盡量捆緊,以使標本壓平,并與吸水紙接觸緊密,又較容易干。3~4天后標本開始干燥,并逐漸變脆,這時捆扎不可太緊,以免損傷標本。壓榨在標本夾上鋪上吸水紙數張,將夾著植物標本的對折吸水紙放在上面,壓制前,把對折吸水紙打開,檢查與矯正花、葉的位置,把少數葉片和花翻過來,以便對他們作全面觀察。擺正后,將吸水紙對折對折合起來,上面再普基層吸水紙,就可再放另一份植物了,這樣一層層加上去,放齊。后,將標本夾用粗繩捆緊,壓上幾十公斤重的大石塊,置通風處。次日換干紙時,須再仔細加工整理標本。壓榨的天,每隔五小時換干紙,次日可每天換干紙兩次,再過二天,24小時換一次,一般植物標本需要3~7天。也可在第三天換紙后,增加壓力(夾內250~300份標本的夾板,可施加125~150千克壓力)。置直射日光中,使水分迅速蒸發,可防止過度變色或發霉。多雨地區,每日換干紙兩次,可置于微火上烘烤,大約3~4日可制干。標本的干燥程度樣才是適度呢?可用手把標本拿起來,,沒有干透的標本,個別部分柔軟易彎曲;過于干燥的標本,很脆硬易折斷。干燥得適度的標本是有彈性的。在壓制過程中,落下來的花、果、葉,要用紙袋裝起,注明標本的號碼,以便上臺紙時附上。菟絲子、桑寄生、生姜、芋頭、蘭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壓制了1~2個月后,細胞還不死,致使葉、花脫落。這些標本,就需要在開水里燙片刻,殺死細胞后再壓。有的標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采集后放置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組織軟化再壓,效果較好。4、標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錯,以保持整疊標本平衡,受力均勻,不致傾倒。有的標本的花、果較粗大,壓制時常使紙凸起,葉子因受不到壓力而皺折,這種情況可用幾張紙折成紙墊,墊在凸起的四周,或將較大部分切下另行風干,但要注意掛同一號的采集標簽。標本較長的,可以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