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插育香椿苗又叫埋根育香椿苗。它是利用香椿根萌芽力強的特點,將其作為繁殖材料培育苗木的一種繁殖方法。秋冬季節香椿苗木出圃后,把遺留在苗圃地里的根系揀出,或從3年以上健壯母樹上挖出側根。選0.5~1.0厘米的根條,截成長約15厘米的小段。上端(大頭)切成平面,下端(小頭)切成斜面,切面要平滑。30~50條扎成一捆,下端對齊。挖深60厘米、寬100厘米、長度視根量而定的坑,底部墊10厘米樹葉或麥秸稻草,再鋪上20厘米干凈濕河沙。將根部下端在0.05%萘乙酸溶液中蘸一下,或者用0.005%~0.01%吲哚乙酸浸泡10~20小時,然后上端沖上,下端向下豎排在沙層上。根條上蓋沙與坑口平,再覆蓋地膜增溫保濕,進行催芽。應注意的是沙子含水量要適宜,以手握能成團而不出水,松手又可自然散開為度。天氣寒冷時,夜間覆蓋草苫。沙藏溫度一般不超過18℃,當根段上長出新芽時即可扦插進行埋根育香椿苗。埋根育香椿苗可采用平畦育苗或高壟育苗。平畦育苗畦寬1~1.2米,長10~20米。按行距30~40厘米開溝,根段下端蘸些草木灰,按株距20~30厘米呈30度傾斜插入土中,上端與畦面向平,覆土2~3厘米。高壟育苗,做高20~30厘米、底寬40厘米的壟。壟距40~50厘米,東西走向。在高壟的向陽面中下部,將根苗上端向北傾斜插入土中,株距25~30厘米。無論采用種方式,扦插時注意將根段粗細分開,分地段扦插,大頭向上,小頭沖下,不可倒置。覆土厚度已不見根為準,扦插后覆蓋地膜增溫保濕,促進出苗。香椿苗土肥水管理方法。首先是合理施肥。每年秋季結合施基肥進行深翻,深度30~50厘米,施基肥時按667平方米4000~5000千克的施肥量并加入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每年追肥3次,發芽前667平方米施尿素30~40千克,幼果膨大期和硬核期分別追施硫酸鉀或果樹專用肥40~50千克。再一點是適時澆水。一般1年澆4次水,分別在萌芽前、果實膨大期、硬核期、上凍前。核桃是深根性樹種,抗旱不耐澇,雨季要注意及時排水,不要讓園內過長時間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或死樹現象。三月份,氣溫開始回升,中旬以后,苗木開始萌芽。因春季干旱多風,蒸發量大,為防止春旱,應及時灌水。土壤解凍后,在灌水的同時施用基肥,增苗木的生長后勁。人工摘除蟲卵、越冬蛹或噴灑藥劑等措施,應采取噴灑石硫合劑或涂干的方法防治其腐爛病。三種方法可以使香椿苗生長培育得到良好的改觀。科學定植香椿苗定植前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撒施于地面,深翻30厘米,混勻土糞,耙細摟平,準備栽苗。1.日光溫室香椿定植。在當地日平均溫度降到3℃~5℃時,即可定植。沿南北方向開一條深30厘米的溝,溝寬20厘米,按5~6厘米株距栽苗。栽香椿苗時.香椿苗根系要保持舒展,但可交叉重疊,栽完一行后,取下一行開溝挖出來的土進行培土,然后澆透水,依次栽第二行、第三行等。同時盡量將小苗栽于南側,大苗栽于北側,形成南低北高的一條斜線,以利于生長和受光。一般每隔1.5米寬留一畦埂,便于澆水和其他管理。全部栽完后,在自然條件下經過10余天,使其繼續完成自然休眠,而后再扣棚。一般當年生苗木,每平方米栽100~150株;多年生苗木,每平方米栽80~120株。2.塑料大、中棚香椿苗定植。利用塑料大、中棚生產香椿,在苗木出圃后立即定植,定植方法同日光溫室,只是中間稍高,兩側稍低。定植后澆足定植水,覆蓋普通薄膜,密閉不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