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苗依胸徑大小決定土球大小被移植樹胸徑在10公分以下(包括10公分)的土球直徑不少于40公分,土球高亦不少于40公分;胸徑在11—15公分的,土球直徑一般不少于80公分,土球高要達40—60公分;胸徑在15厘米以上的,則根據需要來決定土球的直徑和高度。板栗護好干枝樹干一般要用草繩從地面纏至一分枝處。起吊、運輸的全過程要盡量做到不傷樹干、樹枝。若不慎碰(壓)傷樹干,要把受傷處松動的樹皮全部挖掉,并立即涂抹凡士林,也可用0.03%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干凈,然后包好。適當疏枝疏枝的要根據樹種和當時的天氣情況來決定。干旱天氣要適當多疏,反之則適當少疏,但一般都要求疏掉30%—40%。不管是主枝還是分枝,枝頂都要剪去30—40公分。板栗苗定植之后開花需要授粉,板栗苗只有授粉后才能結出的大果板栗,才能提量,旭昇園藝今天來介紹一下板栗苗的定植時間與授粉知識,請看以下內容:板栗苗的定植時間分為秋植和春植,華東及以南地區以11月中下旬秋植較好,這樣在來年春季萌芽前,根部已先愈合好并發出新根,緩苗時間短,苗木生長快。而在北方,由于冬季溫度過低,土壤深度凍結,不利于苗木成活,所以一般采用春植。總體而言,板栗樹苗發根力較強,定植成活率較高。大多數板栗品種自花授粉坐果率低或不能結實,故一般需要配置授粉品種樹,授粉品種應具有如下幾個特點,即花粉量較多,花期與主栽品種基本一致或早1-2天,并能與主栽品種相互授粉且親和力強,同時授粉品種的果實經濟性狀應內外品質優良、經濟價值較高。配置授粉品種樹時,作為授粉樹的板栗品種不宜過多,否則管理不方便,但對于規模較大的板栗園可適當配置幾個授粉品種,以滿足板栗園內早熟、中熟、晚熟各類品種的授粉需要,以確保各品種均能獲得豐產。一般情況下,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的配置比例為1:1至1:4。配置時既可采取行間配置的方法,亦可采取行內適當配置的方法。板栗苗有多種繁殖方法,而壓條育苗也是板栗苗繁殖的方法之一,壓條育苗也同樣有多種方法,今天我們來介紹兩種壓條育苗方法,請看以下內容,壓條有直立壓條和水平壓條兩種:直立壓條也是板栗苗繁殖的重要方法。秋季或早春將板栗砧木苗定植在繁育圃中,定植時首先按1-1.5米的行距挖深30厘米左右的溝,再按50-60厘米的株距將砧木苗栽入溝內,其根頸要低于地面。砧苗萌芽前留5-6芽剪截,待芽萌發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1次培土,厚約10厘米,新梢長至40厘米時再培土10厘米。每次培土后均應追肥、灌水,以后加強綜合管理,并根據情況適當培土,秋季落葉后,即可扒土分株。水平壓條是目前板栗苗繁殖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早春先按行距60-70厘米,開深、寬各為20厘米的溝,再將優良的1年生砧苗,順溝斜栽于溝內,砧苗與地面的夾角為300左右,株距大致等于苗高,栽后踏實并澆足底水。苗木成活后,側芽萌發,抽生新梢,當新梢長至10厘米左右時,將砧苗水平壓入溝底,用小枝杈固定,并培土2厘米左右覆蓋苗干,然后澆水。以后隨新梢生長,分次覆土,直至與地面齊平。為促進苗木生長,于6月上、中旬結合覆土施尿素20千克/畝。苗木長勢好的,可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圃內嫁接,長勢差的可在9月份嫁接。秋季起苗時分段截成獨立的砧苗。綜合上述內容介紹了板栗苗的兩種壓條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