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的建造采用高溫冬暖式結構,東西走向,棚脊高可定在3.5~4.5米,北墻留有一排或兩排進風孔。棚體寬窄可根據(jù)棚體高度而定,棚體高的棚可寬些,棚體低的棚就窄一些。棚體寬度在9~12米。采用無支柱鋼架結構,便于棚內操作,使用壽命也長。也可使用水泥框架式,成本較低。棚體可用土堆式、磚體式。棚內種植地面應高出棚前地面20厘米,防止外來水灌入棚內,造成棚內積水。棚體內墻進行涂墻或掛反光膜,以利于冬季充分利用陽光,利于果實的成熟和著色。品種的選擇品種應選擇休眠在500~800小時的品種,還應注意選擇坐果率高、果實品質優(yōu)良、大果型、抗病抗?jié)瘛⒍讨Α⒚劝l(fā)性能強、果實生長期短的品種。杏苗定檀管理栽植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進行栽植。栽植方式。一般采用起壟式栽培,壟高30厘米。定植前沿南北方向每隔2米挖一條深60厘米、寬80厘米的溝。施足底肥,使用豬圈肥,與土混合拌勻,填入溝底至20厘米深處,注意不能讓底肥和苗根直接接觸。栽培密度。兩年生苗,每4平方米1株,南北成行,株距1.5~2米,東西每2~2.5米1行,交叉定植,2年后,留1株去1株。當年生苗,選擇1.5~2平方米1株的高密度栽植,以后根據(jù)長勢逐年稀疏。杏苗的根系強大,分布范圍廣而深,施肥應略深一些,深度一般為40~60cm。施農(nóng)家肥深施,追肥可稍淺。常采用半環(huán)狀溝或放射狀溝施肥法,每年在行兩側的樹冠外圍交替開溝施肥。一般全年施農(nóng)家肥10~100kg/株,化肥0.3~1kg/株,幼樹少施,大樹多施。在杏苗萌芽前灌一次透水。以滿足開花及枝葉生長所需的水分。開花后及果實膨大期灌一次透水,提高坐果率及果實質量。果實成熟前20d灌水一次,有利于提量和品質。但果實成熟期應不灌或少灌水,以免落果和裂果,結合施基肥灌一次封凍水,有利于杏樹安全越冬。生產(chǎn)上常采用自然圓頭形,這種樹形是順應杏樹的自然生長習性,人為稍加調整而成,無明顯中心干,整形方法是在苗木定干后,在整形帶內選留5~6個錯落殺生的主枝,除上部一個主枝向上延伸之外,其余皆向外圍伸展。主枝基與樹干呈45~50°。當主枝長達50cm時摘心或剪截,促其生成2~3個側枝,當側枝生長至30~40cm時摘心,在其上形成各類結果枝并逐漸形成枝組。自然圓頭形修剪量小、成形快,定植2~3年即可形成。進入結果期早,因主枝較多,容易豐產(chǎn)。但到后期樹冠易郁閉,結果部位外移,需注意回縮和通風透光。溫室大棚的建造采用高溫冬暖式結構,東西走向,棚脊高可定在3.5~4.5米,北墻留有一排或兩排進風孔。棚體寬窄可根據(jù)棚體高度而定,棚體高的棚可寬些,棚體低的棚就窄一些。棚體寬度在9~12米。采用無支柱鋼架結構,便于棚內操作,使用壽命也長。也可使用水泥框架式,成本較低。棚體可用土堆式、磚體式。棚內種植地面應高出棚前地面20厘米,防止外來水灌入棚內,造成棚內積水。棚體內墻進行涂墻或掛反光膜,以利于冬季充分利用陽光,利于果實的成熟和著色。品種的選擇品種應選擇休眠在500~800小時的品種,還應注意選擇坐果率高、果實品質優(yōu)良、大果型、抗病抗?jié)瘛⒍讨Α⒚劝l(fā)性能強、果實生長期短的品種。杏苗定檀管理栽植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進行栽植。栽植方式。一般采用起壟式栽培,壟高30厘米。定植前沿南北方向每隔2米挖一條深60厘米、寬80厘米的溝。施足底肥,使用豬圈肥,與土混合拌勻,填入溝底至20厘米深處,注意不能讓底肥和苗根直接接觸。栽培密度。兩年生苗,每4平方米1株,南北成行,株距1.5~2米,東西每2~2.5米1行,交叉定植,2年后,留1株去1株。當年生苗,選擇1.5~2平方米1株的高密度栽植,以后根據(jù)長勢逐年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