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由于其獨特的風味和佳的保健功效而風靡世界,價格不菲卻依然供不應求,北美、歐洲和日本是藍莓da的消費和貿易市場。美國人均藍莓年需求量到2012年已達到1.34磅(約0.6千克)。近年來,藍莓在國際范圍內價格平穩且相對走高,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例,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藍莓價格開始恢復,并持續上升.2012年二者已分別達到4057美元/噸和1825.6美元/噸,但較之歷史gao水平仍稍有差距,預計藍莓價格仍會平穩上漲。路巖等(2010)統計,藍莓冷凍果國際價位為2600~4000美元/噸,藍莓凍干果品每噸約為4萬美元,而藍莓色素價格更高達380~450美元/千克。但目前世界各國市場流通的多是以藍莓果實為原料制得的初加工制品,如果醬、果汁、果粉、果酒等,雖然種類多樣,但深加工果品鮮見,產品增值有限。對藍莓的功能成分(主要是花青素)進行分離提取和精加工一直是行業熱點,國外生產者已有利用藍莓花青素制藥、精細化工產品研發等相關研究,此舉可大幅提升產品價值和利潤回報率,同時拓寬藍莓產業的發展空間。市場秩序混亂,需加強監督管理。現階段,藍莓產業發展迅速,但過度膨脹,同時缺乏行業標準,致使藍莓行業秩序混亂。市場充斥著各種以次充好的藍莓產品,大量偽劣產品被冠以“藍莓”名號欺騙公眾。這種欺世盜名的行徑在擾亂藍莓市場的同時還嚴重損害了藍莓產業的信譽,阻礙藍莓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應積極建立藍莓行業標準和標準,加強藍莓產業運營的市場監督管理,從新品種保護、種苗生產、規范種植、衛生采摘、冷鏈運輸、初加工、深加工、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積極打造綠色藍莓、有機藍莓產業化發展之路。我國藍莓產業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雖發展速度驚人,拓展空間巨大,但要躋身藍莓產業強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藍莓作為一種新興果樹,我國民眾對其種植要點和養護需求認識不足,因此,從技術上對藍莓種植農戶進行規范性指導非常必要。同時,藍莓比其他傳統果樹種植前期投入高得多,且目前藍莓行業秩序欠佳,而國內還無成熟的、具有行業的藍莓產業合作組織或機構能幫助農戶分析產業前景,降低產業風險,所以需要的政策關懷及相關部門進行組織與引導,幫助我國建立自己的藍莓產業并推動產業穩健發展。在我國藍莓苗栽培中,普遍應用埋土防寒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護樹體越冬。即在封凍之前,將藍莓苗株叢向一側壓倒,用行間取土將株叢埋嚴實,厚度以枝條不露出和不透風為度。但藍莓苗的枝條比較硬,容易折斷,因此在操作時應逐漸用力壓倒株叢避免枝條折斷。第二年春季樹體芽鱗片開始松動時,撤土,并將株叢扶正。撤土過程中盡量減少枝芽損傷。埋土過早,也不行,容易引起枝芽潰爛;埋土過晚,則會給取土等田間操作帶來不便,給生產管理造成很大壓力。春季撤土過早,仍然會出現抽條和花芽凍害問題;撤土過晚,花芽在土堆內先萌芽,在操作過程中容易造成一部分花芽損傷,影響開花和產量。在北方寒冷地區,可以利用冬季雪大這一天然優勢進行人工堆雪,來確保樹體安全越冬。與其他方法如蓋樹葉、稻草相比,堆雪防寒具有取材方便、省工省時、費用少等特點,而且堆雪后可以保持樹體水分充足,使藍莓苗產量比不防寒的大大提高,與蓋樹葉、稻草相比產量也明顯提高。防寒的效果與堆雪深度密切相關。并非堆雪越深產量越高。因此,人工堆雪防寒時厚度應該適當,一般以覆蓋樹體的2/3為佳,堆雪jia厚度為15-30cm。此外,在自己家的庭院栽培時,可采取覆蓋稻草、樹葉、塑料膜、稻草簾等越冬保護方法。有些地區藍莓苗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內栽培,也能起到很好的越冬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