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苗有多種繁殖方法,而壓條育苗也是板栗苗繁殖的方法之一,壓條育苗也同樣有多種方法,今天我們來介紹兩種壓條育苗方法,請看以下內容,壓條有直立壓條和水平壓條兩種:直立壓條也是板栗苗繁殖的重要方法。秋季或早春將板栗砧木苗定植在繁育圃中,定植時首先按1-1.5米的行距挖深30厘米左右的溝,再按50-60厘米的株距將砧木苗栽入溝內,其根頸要低于地面。砧苗萌芽前留5-6芽剪截,待芽萌發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1次培土,厚約10厘米,新梢長至40厘米時再培土10厘米。每次培土后均應追肥、灌水,以后加強綜合管理,并根據情況適當培土,秋季落葉后,即可扒土分株。水平壓條是目前板栗苗繁殖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早春先按行距60-70厘米,開深、寬各為20厘米的溝,再將優良的1年生砧苗,順溝斜栽于溝內,砧苗與地面的夾角為300左右,株距大致等于苗高,栽后踏實并澆足底水。苗木成活后,側芽萌發,抽生新梢,當新梢長至10厘米左右時,將砧苗水平壓入溝底,用小枝杈固定,并培土2厘米左右覆蓋苗干,然后澆水。以后隨新梢生長,分次覆土,直至與地面齊平。為促進苗木生長,于6月上、中旬結合覆土施尿素20千克/畝。苗木長勢好的,可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圃內嫁接,長勢差的可在9月份嫁接。秋季起苗時分段截成獨立的砧苗。綜合上述內容介紹了板栗苗的兩種壓條育苗方法。板栗苗從育苗到嫁接開始需要做的工作不少,板栗芽苗移栽為了提高當年板栗實生苗的嫁接率,加速成品苗的培育,根據華北各地的經驗,可采用板栗芽苗移栽的方法。板栗苗出圃前我們需要做工作,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整地與移栽移栽前要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每畝5000公斤左右,如地過于時可先澆足水,然后用鐵鏟挖出幼苗,按行距35—40厘米,株距7一10厘米的距離栽于畦內,栽后澆水,水的大小以不淹沒幼苗為宜。移栽在早晨或下午,趁陰雨天移栽更好。一般成活率在95%以上。栽后管理:有條件的栽后可遮陰1—2天,以提高成活率。5—6月,結合澆水追肥l次。苗高長到35厘米左右時,可摘心促進加粗生長。到秋季移栽苗一般可以長到40—50厘米,管理好的可以達到60—70厘米,這時就可進行嫁接,第二年就出成品苗。農作物種植是覆蓋地面是為了防止水分流失太快,如斤這種方法也用于果樹板栗苗的種植管理,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防止水分蒸發還可以促進板栗苗的生長速度,覆蓋地前板栗苗應該做些工作。首先苗圃地選擇:苗圃地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以壤土或沙壤土為主,不要選擇水稻土,前一年的冬季將圃地深翻一遍,凍死土壤中的病菌、害蟲等。其次種子處理:10月底或11月上旬,將采摘來的板栗種子,倒入盛有溫水的水桶內,溫水溶入2—5克的多菌靈,充分攪拌,清除漂浮水面的癟種子和雜質,撈取下沉的種子,與濕細沙充分混合。在室內背陰而高燥處挖溝層積,溝深60—100厘米,長寬隨種子數量而定。先在溝內鋪一層濕沙,將與濕沙混合的種子堆放其上,堆放厚度不超過50厘米,后再覆一層濕沙,然后覆土50厘米左右,并高出地面成土丘狀,利于排水,期間要經常檢查溫、濕度。然后深耕細作:耕前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50千克復合肥或100千克碳銨或1000—1500千克土雜肥,然后深翻整地作畦挖溝,畦寬60—80厘米,長度隨地的長度而定,畦兩邊溝寬25厘米左右,深15厘米,利于排水。后適時播種:2月底3月初種子開始開裂露白,凡露白的種子及時播種,播種時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開淺溝點播,播后覆細土2—3厘米耙平,然后加蓋厚度0.015毫米無色透明塑料薄膜,膜的四周邊緣用細土壓住,利于提高地溫,出苗時人工破膜讓幼苗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