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規范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非常重視實驗室生物安全問題,早在1983年就出版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2003年4月第二版(修訂版)以電子版形式在WHO網頁上問世。美國在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NIH/CDC聯合出版的《微生物學及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準則》現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在制定本國的生物安全準則時,主要參考上述兩個標準。實驗室設雙重門或氣閘室和外部隔離的實驗區域,非本處工作人員禁止入內,實驗室內全負壓,使用II級生物安全柜進行實驗,以過濾器把室內空氣過濾后排到室外;P4實驗室比P3實驗室要求更嚴,有些危險的外源性病源,具備因氣溶膠傳播而致實驗室感染和導致生命危險疾病的高度個體風險,有關工作應在P4實驗室中進行。采用獨立的建筑物內隔離區和外部隔斷的構造,室內保持負壓,使用III級生物安全柜進行實驗,設置空氣隔斷裝置,淋浴室,操作工作人員應穿防護服,非本處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生物安全實驗室設計上的核心是動態隔離,排風措施是重點,強調就地消毒,重視潔污分流,防止意外擴散,需要適度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