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已有百年歷史。風味獨特,是開封食品之一。包子,漢族特色小吃。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產地有開封,西安等地。灌湯包就是包子里面有湯。灌湯包以前是北宋皇家食品.開封灌湯包不僅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灌湯包子,看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灌湯包子皮薄,潔白如景德鎮陶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縐折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抬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這個唯美主義的賞析過程,不可或缺。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后喝湯,再滿口香。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