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也稱黃花魚,大概因為每年秋季,丹桂飄香的季節,也是黃魚上市的時節,所以多了此富有詩意的名字。黃魚生于東海之中,腦袋里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首石,故此黃魚又有石首魚之別稱。
黃魚只是統稱,再細分又有大黃魚與小黃魚的差別,不但個頭形體,肉的質感,以及“家庭住址”都稍有不同。海魚都逃不開“離水即死”的命運,難享蛋家人口福的普通百姓,只能力求新鮮,以季當鮮。好在黃魚本身的鮮美靈魂足以替代不再跳躍的肉身取悅眾口。無論清蒸、煲湯、做羹、紅燒、侉燉都有各自的滋味特點。
廣東人料理海鮮那是出了名的有一手,要說里人善烹黃魚,則寧波人應排在TOP1。居于海產富饒的海濱之城,寧波人卻對黃魚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超越其他一切海產。在寧波名菜中,以黃魚為原料的占了近半數,各種做法不在話下。
寧波人吃黃魚家常做法是鹽酒清蒸,較大限度地保持其自身味道的鮮美。這種做法比較適合肉質相對細嫩的小黃魚,而大黃魚肉質略顯粗老適合煲湯,較好煲到“骨肉皆融,不見魚形,但品魚鮮”的至高境界,也是用來做出名的寧波美食黃魚面的湯底。
除大量大黃魚外,新鮮的雪里蕻與鮮筍也不可或缺,三者需歷經長時間地“水溶交融”,才能共同成就濃稠奶白、鮮掉眉毛的湯底。再加之小黃魚與蝦仁炒制的鮮香澆頭、香韌爽滑的麥面,這一碗濃的化不開的黃魚面,每一口都是對味覺的洗禮,就連饕遍珍饈的也為之傾倒。據說在寧波拍攝《長江七號》時,星爺每天都要以此為午餐,原本市井的黃魚面也因此多了幾份星氣。
可惜我等百姓不能達成“想念美食,就即可打著飛的前往”的境地。黃魚沒有上市的季節,魚鲞是另一個“分身”。大黃魚被開膛破肚洗凈晾干,制成魚鲞,不但方便運輸與儲存,也絲毫不影響口味,重要的,可以慰藉期盼已久的身心。說到底,這大概皆因黃魚不挑剔的”平民”氣質而成就。
【食の啟示錄】
香煎也可煎出各種味道,香辣、麻辣等。
難度:一般
時間:準備7小時,做10分鐘
價格:30元
分量:2人份
口味:香脆鮮嫩
原料:
大黃魚……一條
鹽……10克
白酒或黃酒……20毫升
干花椒……5克(切粒)
干辣椒……4顆
蒜薹……2根(切粒)
紫蘇……3片(切絲)
姜片……適量(以平鋪魚身為準)
香醋……5毫升
做法:
1、 黃魚洗凈剖開,較好能以用重物按壓平整。
2、均勻涂抹鹽、再淋上白酒。
3、姜片平鋪在魚身正反面各一層,撒上花椒粒,腌制4-6個小時。
4、6小時后去除辣椒、姜片,用廚房紙擦去魚身上多余水分,再風干1個小時。
5、 將辣椒、蒜薹切粒,紫蘇切絲,準備充分。
6、 平底鍋中倒入適量植物油,小火煎炒辣椒、花椒(腌魚時所用)、紫蘇。
10、 后沿鍋邊淋入香醋,煎1分鐘即可。
【啰嗦幾句】
*腌制黃魚時記得放在陰涼通風處,如需過夜則放入冰箱冷藏,時間不要少于4小時。
*腌好的黃魚若沒有時間風干,可省略此步驟,擦干魚身后直接煎。
*煎魚較好選用平底不粘鍋。切忌操之過急,急于翻面,一定要等魚肉固定成形后再翻面,否則容易將皮沾在鍋上,或者使魚身散架。
*淋醋時不要淋在魚身上,要使醋加熱后慢慢滲入魚肉,這樣沒有醋尖酸而只有香味。
*如果不用黃花魚,也可選擇其他海魚來嘗試。
*辣椒的用量可根據需要自己斟酌而定。
http://fjyrsc.1688.com 海鮮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