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是多數人追求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但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在工作場合,并非安靜才是舒適的:一些辦公室或大廳里十分安靜,一旦有人發出一點聲響,怕是飲茶、喝水的聲音,翻看報紙的聲音也會對有的人產生影響。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這種公共場合,適當加一些低分貝的和緩音樂背景,用此掩蓋其他雜聲,反而倒顯得十分安靜,人也會感到更舒適。
“現在科學家十分重視人對聲音的感受。強調的是舒適和對噪聲煩惱度的控制,而不僅僅以噪聲分貝大小作標準。”第37屆國際噪聲控制工程大會技術委員會主席、中科院聲學所噪聲與振動研究室主任李曉東研究員對記者說,以前我們只是把噪聲降低,控制住就行了,但控制到就不是噪聲了?這里有個心理聲學和噪聲主觀評價的問題。這也是近年來研究的新方向之一。
據李曉東介紹,本次大會中國組委會提出“從安靜到和諧”的主題,其目的在于:適時更新噪聲控制的觀念,在努力降噪和不過分增加降噪成本的同時,關注噪聲的聲品質、煩惱度和人對噪聲的主觀感受,關注相關產品開發,以提高社會生活的聲環境質量。“本次會議組委會特意安排的場大會報告,就是由美國波士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HarryStevenColburn教授主講《雙耳聽覺機理》。他所關注的是人們在聽到聲音時的主觀感受。”李曉東說。
在聲源和接收者之間插入一個設施,使聲波傳播有一個的附加衰減,從而減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區域內的噪聲影響,這樣的設施就稱為聲屏障。
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聲屏障時,就會發生反射、透射和繞射三種現象。通常我們認為屏障能夠阻止直達聲的傳播,并使統射聲有足夠的衰減,而透射聲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聲屏障的隔聲效果一般可采用減噪量表示,它反映了聲屏障上述兩種屏蔽透聲的本領。在聲源和接收點之間插入一個聲屏障,設屏障無限長,聲波只能從屏障上方繞射過去,而在其后形成一個聲影區,就象光線被物體遮擋形成一個陰影那樣。在這個聲影區內,人們可以感到噪聲明顯地減弱了,這就是聲屏障的減噪效果。
室外的聲屏障一般采用磚或混凝土結構,室內的聲屏障引用鋼板、木板、塑料扳、石膏板和泡沫鋁等結構。
聲屏障的減噪量與噪聲的頻率、屏障的高度以及聲源與接收點之間的距離等因素有關。聲屏障的減噪效果與噪聲的頻率成分關系很大,對大于2000Hz的高頻聲比800一1000Hz左右的中頻聲的減噪效果要好,但對于25Hz左右的低頻聲.則由于聲波波長比較長而很容易從屏障上方繞射過去,所以效果就差。通常,聲屏障對高頻聲可降低l0—15dB。聲屏障的高度,可根據聲源與接收點之間的距離設計,屏障的高度增加一倍,則其減噪量可增加6dB,為了使屏障的減噪效果較好,應盡量使屏障靠近聲源或接收點。
目前,聲屏障主要用于鐵路和公路沿線,控制交通噪聲對附近城市區域的影響。
河北擴展為您提供較的產品,聯系人 王經理 電話 1 3 3 9 3 1 8 6 6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