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山西省新技術推廣中心舉辦的一場技術推廣會備受廣泛關注。會上發布一項適用于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的新技術,該新技術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循環利用、零排污等眾多特點,吸引了與會眾多化工、電力、煤炭企業負責人的眼球。 工業循環冷卻水約占工業用水的70%至80%,但該循環系統普遍出現結垢、腐蝕和生物黏泥等問題,當前采用通行的化學藥劑處理法,不但造成補充新鮮水的大量浪費,還會降低生產裝置熱交換效率、大大縮短設備使用壽命。 該項新技術能控制微生物并有效降低穿孔腐蝕風險,自動化程度高可簡化循環水系統管理,循環水重復使用沒有污染物排放等特點, 目前,當地循環水濁度、硬度、總堿度等指標已明顯下降,水質明顯變清。運行費用也比以前降低了75%。 廢水回收乙醛和乙二醇技術: 在我國,面對如此巨大的酯化廢水總量,過去的一些處理技術并不能達標處理,導致一些企業直排、偷排廢水。開發一種廢水處理技術,適應大規模、連續化酯化廢水處理,并從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等資源。對此,針對酯化廢水中各組分之間的物性等,研發出“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以大批量、連續化地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目前,這項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酯化廢水處理領域,降低了COD排放,回收了大量乙醛和乙二醇。據了解,化纖行業中原料乙醛生產主要采用乙烯氧化法和酒精氧化法,這兩種生產方法會消耗大量石油和糧食資源。同時,聚酯企業所需的大宗化學原料乙二醇,其生產也需要大量石油和煤炭。采用“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回收乙醛和乙二醇,不僅有效節約資源,還能滿足不斷擴大的生產需求。 截至到2013年年初,應用這項技術的企業已經有3家,累計聚酯產能287萬噸。另外,還有4家企業正在建設或籌備中的企業將采用這項技術,聚酯產能累計約425萬噸。預計到2013年年底,應用此項技術的聚酯產能累計達到712萬噸。未來,隨著技術的推廣應用,其廢水處理和有機物回收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