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的激烈競爭已經讓老板們把腦筋動到了小小的菜譜設計和菜譜制作上。近,不少市民外出就餐時發現,桌上擺放的色彩艷麗的雜志原來是餐廳特別制作的菜譜。圖文并茂的內容讓顧客看了又看,既宣傳了自家的菜品和企業,也幫顧客打發了等著上菜的時間。如果數量大,比傳統菜譜便宜多的價格,也是雜志菜譜日漸流行的重要原因。
內容新穎吸引眼球
近,張小姐去某餐廳就餐,服務員遞上的一本菜譜讓她大感疑惑:“這究竟是菜譜還是雜志?大閘蟹養生吃法推薦、預訂蛋糕的各種樣式圖片、菜以及行業中的熱點新聞……這不就是一本美食雜志?”
其董事長鄧超告訴記者:“傳統菜單太古板,除了圖、菜品和價錢外別無新意。而將其雜志化不僅可以供消費者點餐,還可以用來給等餐的顧客消磨時間。”據他介紹,他們還將受歡迎菜肴的制作方法在雜志上進行詳細講解,讓喜歡這道菜品的人在家里也能照方抓藥地進行烹飪。
新辣道是京城一家時尚火鍋連鎖企業,其現在使用的菜單干脆以亮麗清新的大幅美女圖片為封面,更吸引人們的眼球,菜單還有了自己的名稱“BEST(較好)”,不僅體現出了企業對自己產品的信心,也與其年輕、時尚、好玩的企業定位相吻合。
在有些餐廳,雜志菜單還將上一季點擊量前十名的菜肴拿出單獨設計,這樣既方便消費者點餐,也幫助企業篩選出主打菜品,可謂一舉兩得。
運作細節有待完善
記者走訪發現,雜志化菜單的出現雖然只有三年左右,但各企業在菜單風格、運營模式上已經大致成型。不過在具體運作中,一些細節上的瑕疵也需要引起關注。
愛好美食的范女士告訴記者,雜志菜單的精致和便捷的確為餐廳形象加分,但是自己接觸到的雜志菜單,普遍給人留下的一個印象就是內容無序和雜亂,這樣的設計往往會給人一種堆積感。此外,菜單的翻閱率極高,而受到紙張影響,雜志菜單用不了就會變得卷邊,不少餐飲店的雜志菜單看上去臟兮兮的,不僅難以體現出時尚感,反而影響消費者的食欲。還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不少餐飲企業為了追求時尚,在雜志菜單的封皮上特意設置了外文以及看不懂的符號,這讓很多上了年紀的消費者不知道餐桌上放置的雜志其實就是菜單,由此產生了不少誤會。
對此,有餐飲界人士建議,應該真正按照雜志形式來編輯菜單,如給菜單設置目錄,讓消費者了解餐廳菜品的風格;或者將其中的菜肴按照食材屬性、烹制手法或應季菜品等主題進行分類,便于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