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點,日頭西斜。綿延里許的舟山沈家門碼頭海鮮大排檔開始熱鬧起來,48歲的楊岳緩緩拉起卷閘門,開始了一天的營生。
海鮮夜排檔在碼頭邊一字排開,統一編號。白天,海鮮排擋幾乎都是閉門狀態,下午4點多才陸續開門迎客。34號,是楊岳夫妻的門面,店里的招牌菜就是大黃魚咸菜湯、鯧魚洋蔥頭。
楊岳是土生土長的舟山人,和妻子在這里做海鮮排檔生意已經10多年了,“小時候吃海鮮是家常便飯,我們做的海鮮也是地道的家常做法,就是小時候母親的做法,保留了海鮮的原汁原味。”楊岳說。
見有客人來,楊岳便拿起筆和紙忙著點菜,隨后,他從冰臺上熟練地撿起一條大黃魚準確地扔進公平秤,并朝灶臺拖長調子喊:“大黃魚一條,一斤二兩!”灶臺和海鮮冷臺就在進門處,灶臺燒菜的張師傅應了一聲 “好嘞!”隨后魚上了砧板,手起刀落……
燒了10多年海鮮,店里的招牌菜都是楊岳的拿手好戲,自從帶了徒弟后,他就很少轉灶臺了,見記者慕名而來,他決定親自下廚。楊老板將黃魚放入灶臺的鐵鍋里,加半鍋清水,將火燒到旺。“清水煮魚味道極美,將魚湯煮至發白,倒入咸菜,加少許鹽,黃魚咸菜湯就可以起鍋了。”楊老板一邊往滾開的魚湯里撒咸菜末,一邊對記者說。
很快,一大碗黃魚咸菜湯就端上桌來,舀一小勺送進嘴里,魚肉鮮嫩,咸菜清香,湯呈乳白,味道醇厚,別有一番舟山風味。
“以前舟山人捕魚為生,生活不寬裕,也買不起肉,吃魚時就往鍋里加些咸菜,再加些鹽巴,不僅味美,還能驅寒,久而久之,這就成了舟山本地的一道家常菜。”楊老板說,可惜現在野生大黃魚越來越少了,一斤多的野生大黃魚已極為罕見,價格自然也就高了,現在賣的多數大黃魚是仿野生養殖的。
楊老板小時候,有一種用撿來的大黃魚耳石和蛤蜊殼做成的玩具,一搖便發出噪耳的聲音來,“那時似乎滿地都能找到大黃魚耳石,每逢汛期,一網下去,撈上來的就是金黃鮮亮的大黃魚,魚多價賤,吃不了就曬成魚鲞,魚鲞與五花肉同煮,燜至肉、魚均酥,湯汁濃稠,在冬日寒風里,燙上一壺‘德順坊’的黃酒,那味道,交關贊!”
http://www.fjyrsc.com 海鮮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