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對即將過去的2013年的零售業做個回顧,無須多言,實體零售的保守與沉默已經做出了回答。這一年的處境大抵與2012年相仿,沒有太多變化。就算有的企業有新的嘗試,也無法改變行業的整體大局。
時移世易。市場環境已被多重因素顛覆,行業正在發生重大而深遠的變革。無論是品牌塑造,還是競爭環境,無論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選擇,或者經濟環境的變化,連鎖零售企業若是固守傳統思路,就會面臨當初以自身模式徹底淘汰柜臺式銷售一樣的結局。
時光不再。盡管困境重重,但實體零售行業的低門檻也已不再,不難判斷的是,這個行業已經很難再像以前一樣,有從雜貨鋪或街邊成長為永輝、步步高等這些“黑馬”的機會了。
前路艱辛。目前炙手可熱的電商是實體零售的未來?至少,短期的未來,電商取代不了實體零售,更多的實體零售也無法依托線上業務破繭成蝶。事實上,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必然會對舊模式造成沖擊,帶來整個行業的創新與突破。所以,不必害怕,更不要盲目跟風。每一次市場的重大轉變,總是為很多企業帶來成長機遇。沃爾瑪是折扣店的開創者,家樂福是一站購齊的導演者,麥德龍是倉儲賣場的推進者,7-11是便利店行業的先行者……
打敗實體零售的不會是電商,關鍵在于實體零售企業要找準行業的發展方向。每個企業都有成為未來領袖的可能。惟有走在行業變革的前沿,才有成為企業的機會。那么,讓我們來看看2014年零售行業會沿著樣的一條脈絡去發展。
實體零售仍將占主導
電商在改變著中國商業格局的確沒錯,但電商還遠沒到翻了天的地步。就零售市場總體規模而言,仍然是實體零售企業的天下。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萬億元。根據預測,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為14.5%左右,由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GDP主動減速,相信2014年的社會消費品的增長速度也不會高于這一數值。
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盡管這一比例數據在2011年僅為4.4%,一年就增長了近3%,而根據各方預計,2013年電商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達到7.4%,“十二五”末網絡零售額占比將超9%——這也還沒有追上2012年連鎖百強企業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的水平,況且,實體零售企業仍然占據著90%多的市場份額。
在傳統商業的升級調整和創新中,實體零售企業也會逐步恢復增長動力,2014年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實體零售仍將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實體零售企業不要自己亂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