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鏈接】國際在線消息,在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造訪白宮,敦促美國停止對巴無人機襲擊之際,《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23日引述機密文件稱,巴基斯坦多年來私下支持美國在其境內的無人機攻擊。
【新聞鏈接】中新網消息,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23日在白宮會見了到訪的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他說美軍撤離阿富汗,有助于長期保護巴基斯坦。但是奧巴馬沒有談及無人機的問題。
【時事點評】觀察員在進行南亞局勢分析時,發現美國的巴基斯坦政策出現了變化。時隔久矣,又一次見到了“對巴援助”這樣的新聞,見慣了巴基斯坦殺殺炸炸的報道,一時還無法適應。
但這確實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我們可以梳理一下這樣的信息:敘利亞的打而不擊,APEC的總統缺席,東亞北亞的日韓演出,歐洲大陸的監 聽風云……我們發現了一個形象嚴重受傷的美國。而現在這個受傷的美國卻要面對著一個更廣闊的經濟宏圖——絲綢之路經濟帶!味同雞肋的阿富汗又顯得重要。面對深陷中俄懷抱中的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重要性再一次突顯出來。既有核大棒的揮舞,也有自殺炸 彈的攻擊,但是巴基斯坦就像一塊鐵一樣的依然堅硬。這樣油鹽不進的巴基斯坦,讓美國很傷腦筋。換一種思路也許正是時候。
阿富汗、伊朗這兩處越來越像長期抗戰。在這樣的背景下,翼希望于一擊定乾坤的想法已經成為泡影。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被迫調整南亞政策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放下強硬的手法,改用“溫柔”的“援助”。觀察員不知這樣“溫柔援助”外衣下,是不是搭載著其它的戰略要求?這樣的要求應該不會少的。觀察員很警惕地認為,這樣的要價應該有要求在巴基斯坦保留基地這樣的要求。奧巴馬所謂的美軍撤離阿富汗,有助于長期保護巴基斯坦,背后有玄機,或者在要條件?謝里夫22號剛剛在華盛頓要求美方需停止無人機空襲活動,《華盛頓郵報》23日就“引述機密文件”稱,巴基斯坦多年來私下支持美國在其境內的無人機攻擊。這樣明顯的報 復性揭露,是美國常用的下 流手段。謝里夫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也埋下了美方進一步搞亂巴基斯坦的火 藥。從這點看,謝里夫訪美,應該是失敗的訪問。
觀察員在這里想提醒一點,也許美國的巴基斯坦政策,暫時告別武力壓制,而走懷柔路線。至于這筆援助時候能成為真正的援助,這就要看條件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