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曝光使用說明

步驟1:創建名片

微信掃描名片二維碼,進入虎易名片小程序,使用微信授權登錄并創建您的名片。

步驟2:投放名片

創建名片成功后,將投放名片至該產品“同類優質商家”欄目下,即開啟名片曝光服務,服務費用為:1虎幣/天。(虎幣充值比率:1虎幣=1.00人民幣)

關于曝光服務

名片曝光只限于使用免費模板的企業產品詳細頁下,因此當企業使用收費模板時,曝光服務將自動失效,并停止扣除服務費。

<

返回首頁

項目建設內容及意義

建設礦山“六大系統”是安全發展理念在礦山企業生產上的重要體現,是堅持預防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綜合治理措施,是建設堅實的礦山安全技術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金屬非金屬礦山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內容包括:

(1)建立健全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井下環境、風速、風壓、風機開停的動態監控,完善緊急情況下人員撤離制度,為企業安全管理和避險救援提供決策和調度、指揮依據;

(2)完善通信聯絡系統,實現井上井下和各個作業地點通信通暢,為防災抗災和快速搶險救災提供準確信息。

(3)建立人員定位系統,實現對入井人員的動態管理,準確掌握各個區域作業人員的情況,加強對人員的安全管理;

(4)建立避災硐室等緊急避險設施,實現井下災害突發時的安全避險,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應急生存空間;

(5)完善壓風自救系統,為災變時現場作業人員提供新鮮的空氣;

(6)完善供水施救系統,在災變后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清潔飲用水;

通過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井下的安全防護水平和施救水平,改善井下安全生產條件。通過安裝先進適用的安全技術裝備,可以及早發現事故隱患并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信聯絡系統實施后,可及時了解井下的生產狀況和作業人員情況,井上與井下聯系更為便利,系統的監測記錄是確定事故時間、發生情況的重要依據,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幫助;并且通過井下在線信息和記錄信息,為礦井事故后的施救提供幫助,為事故營救提供決策支持;安全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為井下受困人員提供生存保障條件,可以改變被動自救為主動自救,大程度地挽救受困人員的生命。

哈爾濱金大銅鋅礦業有限公司之前安裝的礦用人員定位系統、礦用監測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數字程控調度系統、供水施救和壓風自救裝置、避險硐室只覆蓋1-5個中段,現增加6-11中段,六大系統均未覆蓋,因1-5中段六大系統的設備陳舊達不到新的要求,現需要升級改造,按照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及標準的要求,建設完善安全避險“六大系統”。

設計依據

2 《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2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切實加強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的通知安監總管一〔2011〕108號

2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 GB 16423-2006

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通風技術規范 通風系統》 AQ 2013.1-2008

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通風技術規范 通風系統檢測》 AQ 2013.3-2008

2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5-2007

2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 50198-1994

2 《礦山安全標志》 GB 14161-2008

2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48-2004

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AQ2031-2011

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人員定位系統建設規范》AQ2032-2011

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緊急避險系統建設規范》 AQ2033-2011

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通信聯絡系統建設規范》AQ2036-2011

2 《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

設計原則

(1)科學合理性原則

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監測監控位置、方法選取應科學合理,符合相關安全規程和規定;系統管理軟件操作界面具有合理性,符合技術人員操作習慣。

(2)經濟實用性原則

系統方案設計時在滿足系統要求的前提下,考慮經濟實用性原則,優化設計方案,做到“無重復、不缺少”,保證系統穩定運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根據現場情況制定不同的系統配置方案,降低系統造價,完善系統功能,提高系統檔次,使系統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凡是原系統已具備的功能或結構裝置,只要準確有效,都采用系統整合的方法加以利用,不作重復建設;對監測系統所涉及的技術方法,在保證長期可靠有效的前提下,采用經濟的方案。

(3)系統可擴展性原則

在系統方案要求改進時,本次投入的軟硬件設備能夠繼續使用,大限度減少重復投入;系統輸出的數據信息采用國際或國內通用的標準格式,便于系統功能擴充和監測成果的開發;系統預留接口,為系統升級與改造做鋪墊,使系統具有可擴展性。

(4)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原則

能夠保障在惡劣環境下可靠工作,同時,硬件設備穩定可靠,免維護或維護量小;系統設備均采取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結合防雷模塊,具備良好的防雷、防浪涌和抗干擾能力。系統本身應符合電磁兼容性和電氣隔離性能設計要求,不影響設備正常工作;系統具有自診斷功能,能夠有效判別外界對于監管系統的惡意破壞和系統自身故障,并給出報警提示。

(5)先進性與實用性原則

系統所采用技術與設備代表該領域先進產品,代表技術發展方向,具有先進性;系統所使用設備,技術成熟,實用性強。

(6)施工便捷原則

由于項目周期短,工作量較大,任務緊,項目實施時需要采用快速建設原則,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方案設計采用系統集成方法,達到快速施工、調試、驗收。

(7)技術成熟原則

系統技術方案為長期研究內容和領域,具有研發基礎,技術方案成熟;由于具備成熟的解決方案,無需長時間開發即可應用。

(8)安全性原則

為保障信息安全,安防監管系統的通信中,要考慮高可靠的信息加密方式;在權限管理中,軟件系統設計對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進行多級權限分級,以區分、限制各級別用戶對系統的訪問和操作能力,防止越級操作,保證系統操作的安全性;系統核心設備選用具有礦用安全標志的產品,保證系統安全性。

建設目的

根據建設規范要求,結合哈爾濱金大銅鋅礦業有限公司實際情況,需要建設一個千兆工業以太網絡傳輸平臺,把井上和井下工業百兆光纖環網通過交換機連接起來,把各系統數據傳輸至礦信息中心。

本設計采用各系統(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訊聯絡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避險硐室)信息傳輸(數據、圖像、語音)實現多網合一,同時國家也鼓勵進行多網合一進行總體設計、建設;一方面避免通訊線路重復建設,整體可靠性好,系統維修、維護方便,另一方面各系統實現網絡共享、統一監測和統一調度,為下一步礦井的綜合自動化打下基礎。

現有的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訊聯絡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避險硐室已經不能符合新的規范要求,需要對各個系統進行升級達到規范要求并且上傳數據到應急廳平臺。

拓撲結構設計 

  

整個網絡骨干帶寬設計為1000M,以實現數據、語音、視頻等多業務數據的多網合一,可以實現工業電視系統、井下環境監測監控系統、礦井人員定位系統、調度通信系統、無線通訊系統,礦山廣播系統等業務。同時網絡為地面及井下個子系統接入提供1000M以太網接口,為全礦各個生產子系統提供方便靈活的工業以太網接口,地面、井下生產子系統均可以方便接入。

采用雙向環網的方式組網,保證整個網絡的可靠性及在突發情況下的生存能力。環網通信的冗余切換時間:由于采用了工業以太網技術廠商的冗余環技術,使得多環網通信的故障切換時間得以保證,當網絡中某個交換設備或連接鏈路發生意外中斷的情況,環網傳輸路徑將選擇反方向正常傳輸,傳輸路徑倒換時間小于20ms。

 


產品推薦
“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非煤礦山六大系統”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林周县| 尉氏县| 临清市| 西安市| 南投市| 阿巴嘎旗| 开原市| 柏乡县| 深圳市| 桦甸市| 丰县| 崇仁县| 武山县| 威信县| 宁波市| 浑源县| 新丰县| 兰溪市| 裕民县| 涡阳县| 南涧| 桐梓县| 来安县| 边坝县| 新平| 辉南县| 讷河市| 固原市| 宁阳县| 都兰县| 南安市| 铁岭县| 城固县| 都安| 阿克苏市| 内黄县| 鄄城县| 杭州市| 四川省|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