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
播種后4~5天菌絲開始萌發,30~35天后,待菌絲接近長滿培養料即可開始覆土。塑料栽培通常在菌絲發滿3~5天后即可脫袋覆土。覆土是大球蓋菇栽培的重要環節,它有利于促進菌絲的扭結,也利于菇床的保溫保濕,并為子實體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水分來源。一般情況下,大球蓋菇菌絲在培養條件下,不管菌絲多么旺盛,不覆土也難以形成子實體,這是土生菌的固有特性。
①覆土的選擇:各種含有腐殖質的田園土壤都適宜作為覆土材料。有條件的可選用腐殖土和泥炭土的二合一混合土,以提高大球蓋菇的產量。堿性土、粘性土、缺少腐殖質的貧瘠土或單一的泥炭土,均不適于作覆土材料。
②覆土方法:大球蓋菇覆土的ph值必須調節到5.5~5.7,含水量調節到36~37%,以用手捏土粒,土粒變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為宜,覆土厚度2.5~4.0cm,每100m2栽培面積需5m3土。覆土后一般3~5天,菌絲便可爬入土層。當菌絲爬入土層后,適當增加通風換氣,防止菌絲徒長。
出菇管理
赤松茸覆土后大約15~20天,便可出菇。形成原基前噴一次較重的水(1瓶益富源菌菇生態寶兌水600斤,噴灑可誘導菌絲形成原基,提前出菇),然后通風2~3天。之后減少通風量。當土層中形成菇蕾后,可適當噴些水,使土層保持濕潤狀態。噴水切勿過量,讓多余的水流入料內而影響菌床出菇。大球蓋菇出菇的溫度范圍為12℃~25℃,適溫度為15℃~18℃。當溫度低于4℃或超過30℃時,均不出菇,在適宜的溫度下,出菇快,整齊,轉潮快,一般菇潮間隔10天~12天。出菇階段,需要90%左右的空氣相對濕度,空氣濕度低,也不利于出菇。即使破土出了菇,菇體往往不能正常發育而干僵。大球蓋菇屬于好氣性菇類,采用大棚栽培,尤其要注意通風換氣。當子實體大量發生時,需要增加通風次數,延長通風時間。除適時通風換氣外,大棚墻壁應常設通風孔,防止時關時閉或晝開夜閉,否則,將不利于子實體的生長發育。菇棚通氣良好,長的菇柄短粗壯,結實旺盛,產量高,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