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或者不用抗生素實現綠色養殖,國內外都在研究抗生素的替代產品。如今微生態制劑、酸化劑、中草藥、抗菌肽、酶制劑、低聚糖等已經站在無抗前沿。
1微生態制劑
在水產養殖生產上應用的有兩大類:一類是體內微生態改良劑,將其添加到飼料中用以改良養殖水產品體內微生物群落的組成,應用較多的有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EM 菌等例如山東艾斯德生物出品的益生寶、暢優美等;另一類是水質微生態改良劑,將其投放到養殖水環境中以改良底質或水質,主要有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EM 菌等比如調水大師系列。主要作用:分解有機污染物,凈化環境、補充營養成分,促進養殖動物健康生長、抑制病原菌,提高機體免疫力。我國有通過 CMP 認證的正規生產企業進行生產,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
2酸化劑
酸化是人為地將有機酸或無機酸,單獨或以混合物的形式添加到飼料中,以降低其 pH 的過程。主要作用機制:降低胃腸道 pH 值;調節胃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結構;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增加;增強免疫機能,緩解應激;改善飼料適口性,增加采食量;可作為飼料保藏添加劑。通過有機酸來抑制飼料原料或成品飼料中的沙門菌等病原菌,在歐洲得到廣泛應用。酸化劑是一種無殘留、無抗藥性、無毒害作用的環保型添加劑。尤其是諸如山東艾斯德生物出品的益美酸系列在殺菌、調節pH值、促生長基礎上強化了解毒、抗毒功效,在水產養殖業和畜牧養殖業屢建奇功
3中草藥
中草藥是我國的瑰寶,水產用的主要有大黃、烏桕、五倍子、黃芩、穿心蓮、黃柏、大蒜、楝樹、水菖蒲、生姜等,是一種理想的天然、環保型綠色藥物。中草藥根據功效又可分為:抗菌類、驅蟲類、促進生長類、抗病毒和清熱解毒類。目前我國有的中草藥生產企業 100 多家,用中藥黃連、黃芬、苦參、五倍子等防治愛德華菌、弧菌、鏈球菌等細菌性疾病,極大地降低了病死率。日本用中草藥桑白皮、杜仲葉等飼喂鰻魚、虹鱒魚,不僅改善了魚的肉質風味,還可防治疾病,提高成活率。中草藥制劑與微生態制劑聯用可顯著提高療效,并可加快消化系統疾病的痊愈和減少復發。
4抗菌肽
它是昆蟲體內經誘導而產生的一類具有抗菌活性的堿性多肽物質,具有強堿性、熱穩定性以及廣譜抗菌等特點。目前已經有 500 多種抗菌肽被分離、鑒定。不同動物的腸道內源性抗菌肽能抑制其相應的外源性病原菌,而對動物腸道中共生生態系統中的微生物和動物細胞無殺傷作用,即高等動物腸道抗菌肽具有“種”特異性。抗菌肽產品可作為新型抗菌無公害漁藥,替代抗生素制成飼料添加劑,應用于水產養殖業可保障其健康發展和水產品安全,被認為是魚、蝦、貝等免疫防御系統的主要成分之一。類似產品尚在研究出品,相信未來必能大作。
5酶制劑
酶制劑是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生物體細胞或組織中產生的酶提取出來,并經加工后制成的仍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化學品,是一類、無毒、和環保性的綠色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植酸酶、果膠酶等等,飼用酶制劑在改善水產動物胃腸道內的微生物菌落、提高水產動物生產性能、改善飼料的利用效率和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應用效果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公認。中國飼料酶制劑自 20世紀 80 年代開始在飼料中添加應用。酶制劑與其他物質(如有機酸)結合使用,發揮協同作用,效果將更加理想。
6、 低聚糖
亦稱寡糖,包括普通寡糖和功能性寡糖,以功能性寡糖為主。功能性寡糖可選擇性地促進有益菌(主要是雙歧桿菌)增殖,進入腸部,在大腸中被雙歧桿菌利用,而不被有害菌利用,所以可促進胃腸道有益微生物大量生長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它能維持胃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還可以結合病原細胞的外源凝集素,降低病菌吸附到腸壁上的概率,防止疾病發生。因此,添加一定劑量的功能性低聚糖可有效防止水產動物疾病。與有益微生態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隨著人們健康、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無公害、營養味美的水產產品已成為了廣大消費者的理想追求,消費“無抗”養殖水產品已成為了社會的共識,但是目前,無公害抗生素漁藥替代產品的生產和應用,全面實現水產養殖無抗化還不太可能,只有通過科學指導水產養殖生產規范性地使用抗生素漁藥,同時通過媒體宣傳、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使抗生素替代品得到更好的開發和利用,才能為未來實現全面禁用和少用抗生素漁藥,保障綠色、健康、可持續水產養殖業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