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定鴨屬麻鴨的一種,又名華南鴨,屬蛋鴨品種,是福建傳統家禽良種。該品種主產于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金定村,金定鴨因此得名。金定鴨體格強健,走動敏捷,覓食力強,具有產蛋多、蛋大、蛋殼青色、覓食力強、飼料轉化率高和耐熱抗寒特點。該品種尾脂腺較發達,羽毛防濕性強,適宜海灘放牧和在河流、池塘、稻田及平原放牧,也可舍內飼養。金定鴨與其他品種鴨進行生產性雜交,所獲得的商品鴨生命力強,成活率高,產蛋、產肉、飼料報酬較高。
產地環境
金定鴨產區屬于南亞熱帶氣候區,幾乎全年無霜。東南臨海,海岸線長,海灣多,灘涂寬廣平坦,水產品極其豐富。 產區位于九龍江入海處的龍海縣滸茂三角洲北角。海水咸淡交融,含鹽量低(春夏季為0.0413.50,秋冬季 為31.70),營養物質豐富,灘涂底質松軟,浮游生物及貝類、甲殼類、小雜魚、三棱草、紅樹林等動植物繁殖旺盛。三角洲式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河流溝渠網織,盛產水稻等谷類,為養鴨提供豐富的飼料來源,成為理想的天然牧場。
品種來源
據考證,金定鄉已有250余年養鴨歷史。相傳該鴨由閩西龍巖地區傳入,經金定群眾采取“三勤”(勤趕、勤喂、勤照顧)的飼養管理措施,海灘生態環境中,經長期人工選擇形成的蛋鴨品種。
1958年以來,廈門大學生物系在考察、總結金定養鴨生產經驗的基礎上,設立金定鴨科研站,與當地鴨坊協作,對該鴨遺傳規律進行研究,制定“三選”(蛋選、雛選、親選)的選種方法,建立繁育核心群,經過系統選育,使金定鴨成為中國優良的蛋鴨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