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根腐病菌從早春根部開始萌動即可在根部為害,地上部要到發芽展葉后才表現。病菌首先為害根毛、小根再蔓延至大根,病初先在須根基部形成紅褐色圓斑,病部皮層腐爛再擴大至整段根變黑死亡。病輕時,病根可反復產生愈傷組織和再生新根。地上部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而表現出不同的癥狀類型。
防治現狀和用藥分析
1、使用常規藥劑防治根腐易于傷害樹體,生長勢減弱,免疫力降低,在下一發病期來臨時,易于再次被侵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使用化學藥劑解決根腐問題,一般采用灌根等方式,化學藥劑中如銅離子這樣的大分子會把毛孔堵住,阻礙了毛細根吸收營養和水分,導致生長勢更弱。且產品作用的期限短、作用方式單一、其副作用傷害樹體,不能有效的解決侵染的生理病灶問題。
總的防治思路
1:標本兼治:根部病害的防治僅靠見癥治癥,特別是僅靠殺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只有復壯樹(株)體,增強抗逆性,解決病菌侵染途徑,在生理健壯的基礎上輔之以殺菌,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早防重治:菌源一旦入園難于根除,真菌病源能夠遠距離傳播,所以要加強日常管理從極早殺菌和復壯樹體入手,解決侵染菌源的數量和侵染條件(傷口、氣孔)問題。在發病條件來臨(具備)前、在癥狀初顯時,采用得力的方案盡可能殺滅病菌解除病患,起到早防無病、病輕,重治是速效、省錢、省工的效果。
3:綜合防治: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采用立體化防治的方案。一是生長期立體化防治,毛細根剛剛活動時期,新根生長期,根系生長高峰期這些關鍵時期都要用藥,果樹(南方)秋季采果后,(北方)春季回暖時是病菌繁育的關鍵期,對解決來(一)年病原基數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二是株體不同部位立體化防治,中(草)藥制劑具有傳導性好的特性,樹(株)體的根、皮(維管束)、葉、果都能夠吸收藥液的有效成份,傳導過程當中能夠殺滅潛藏病菌;三是用法上立體化防治,中(草)藥具有營養復壯的特性,通過復壯提高免疫力和殺菌兩個作用來防治病害,而灌根、噴霧是實現兩個作用的立體化途徑。
4:中西結合:中(草)藥制劑具有多種成份復方而成、調理生長、提高作物免疫力、殺菌廣譜、持效期長、由內而外防病治病的優勢,單一成份的常規用藥具有速效(抗藥性較大)的特性,中西結合、復配使用有利于優勢互補,在重癥治療時保障效果。
5:營養復壯:常規生產規程中所采用的化學藥,大多具有抑制生長甚至傷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機理只能通過殺菌來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營養復壯的作用。而中(草)藥制劑是藥食同源、藥肥雙效,營養復壯,有利于展葉,葉綠體創造的葉綠素多,創造的有機質多,樹(株)體必然健壯。而健壯是防治疑難病害的關鍵。
防治方案1、扒土,截除病根:刮治病部或截除病根;
2、晾根,灌藥殺菌:次:挖出根系后使用青枯立克150倍 大蒜油1000倍 沃豐素600倍進行灌根,重點在毛細根區和樹莖基部,以灌透為目的,藥液滲完后薄覆表土。第二次:使用青枯立克150倍 地力旺200倍 沃豐素600倍進行灌根。
3、噴施葉面肥,補充營養:使用靚果安300倍 沃豐素600倍液 有機硅噴霧2次,葉片正反兩面受藥。
預期效果標準:根部病斑消除,根部顏色恢復正常,毛細根增多,向上傳導過程中殺菌修復傷口并營養樹皮,促進葉片展開,光合作用增強,果樹產生有機質多,樹體健壯。
更多種植管理技術百度(奧豐孫苗苗)查看,文章內容若有異議請聯系作者(奧豐孫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