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梨枝枯病于去年出現個別園區,發病輕微,而進入17年,已經大面積發生、發病率高且危害重,有的甚至當年直接死樹,其特征是:能侵染梨樹的多種組織和器官。
初期侵染嫩梢部位和花序,然后病原菌順著韌皮內里往近根部位侵染,具有從嫩枝侵染到側枝,從側枝侵染主干,嚴重者枯死的特征。癥狀在花梗上表現為水漬狀、灰綠色病變,隨之花瓣由紅變褐或黑色?;ㄐ蛑g相互傳染,發病的花序不脫落。早期侵染的果實不膨大,色澤黑暗;侵染果實的表現為紅褐色或黑色病斑。在新梢枝條上首先表現為灰綠色病變,隨之整個新梢萎蔫下垂死亡。樹皮發病后,略凹陷,著色也略深,皮下組織呈水漬狀。
當地有關部門進行的初步研究結論為:香梨枝枯病是細菌與真菌侵染疊加的病害,是由蟲源傳播。病原通過傷口或皮孔侵染寄主,形成菌溢,蟲源攜帶病原擴散傳播,危及健康植株,染病植株除可能由蟲源傳播加重危害外,還通過韌皮內里,病原往近根部位傳染,加重危害,直至死樹。
通過走訪調查,些樹容易上病呢?老樹、弱樹、病樹、傷樹易上病。健康園區不易發病,發病后蔓延速度遠低于上述園區,連續使用中草藥制劑五年防控腐爛病,同時做到株體健壯的園區,雖亦發現病株,且有嫩枝枯死癥狀,但未出現園區蔓延和病株危害加重的現象。經與當地及種植業者探討,總的防控思路應為:加強綜合管理和重防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