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材料力學性能;
采用鋼結構材料現場無損檢測,里氏硬度計對鋼材表面硬度進行檢測,間接推斷主要鋼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每棟樓鋼結構梁柱檢驗批抽樣數量各3個)。
8、完損狀況檢測
1)結構構件損傷檢測;
2)非結構構件完損檢測;包括裝飾裝修、設備等;
9、現場數據分析整理
包括材料強度、變形觀測、結構損傷等資料處理及分析。
10、結構分析
根據業主提供的結構圖及現場檢測數據,結合及地區有關工程建設規范,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CAD工程部PKPM系列結構計算軟件(2010版V3.1.6),按照現有條件對結構進行結構驗算、分析,詳細提供不能滿足規范和使用要求的部位及構件,對房屋的結構安全體系給予評價。
11、檢測報告(評定檢測結果)
結合檢測數據,并對既有房屋整體進行計算分析(并與改造后新增夾層導致結構受力變化進行必要對比);
對現有疑問位置、施工所用建材(尤其是隱蔽工程部分)進行檢測鑒定并提供詳細的技術數據。并根據結果判斷進行更為細致的鑒定。
撰寫房屋結構安全性檢測報告,提供檢測結論,結合現場條件,提出相關處理建議。并為后續設計調整提供新的結構依據。
3.3檢測鑒定流程及組織
1.房屋歷史沿革及維修改造情況的調查
在下一步工作的同時,將在委托方提供圖紙資料及協助的基礎上,到相關單位處對房屋歷史沿革及維修改造情況進行詳細考證,包括房屋的原設計、作業、使用、改建擴建和維修的歷史沿革變遷及相關背景資料。
2.房屋建筑、結構布置情況檢測
為了正確掌握該房屋的實際建筑、結構布置情況,在對現有圖紙資料進行查閱的基礎上,根據現場房屋的實際情況,組織檢測人員通過對該房屋的建筑軸線尺寸、結構構件尺寸、建筑與結構布置狀況等的測繪和復核,查清該房屋當前的結構承重體系和維修改造情況及現狀,為更好地使用該房屋和正確評價房屋的安全性能提供基本依據。
3.結構構件材料物理力學性能檢測
(1)構件材料力學性能檢測,采用非破損檢測與破損檢測相結合的方法。采用
非破損方法檢測時,先調查實際材料類型,判斷所用非破損方法的適用性;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非破損檢測結果用破損檢測結果校核修正。破損檢測的部位盡可能與非破損檢測的部位相同。
(2)材料性能檢測將不同樓層作為一個檢測單元推定;當某樓層的實測材料性
能與其它樓層有明顯差異時,將該樓層單獨作為一個檢測單元進行推定,該樓層的抽樣數量相應增加。
(3)檢測單元材料強度的推定采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取95%率。
4.房屋完損狀況檢測
全面檢測建筑物的損壞狀況,主要包括建筑結構構件及建筑裝修面的損傷情況,如開裂、變形、磨損、鋼材銹蝕、防腐涂層脫落或起殼、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夾渣等檢測;樓屋面防水完損狀況等。
5.房屋整體變形測量。
6.綜合分析
通過現場檢測結果,對房屋基礎沉降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既有房屋整體進行計算分析;撰寫房屋結構安全性鑒定報告,提供檢測結論,結合現場條件,提出相關處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