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的什么特質吸引了你?
我見過許多師兄弟姐妹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武館,有的就想學會如何打架;
有的是想要強身健體、塑形減肥,有的女生男朋友拉來學如何防身自保,許多孩子被家長領來磨練筋骨與意志……
還有的人,來的時候并沒有清晰的目標,但是在試聽課上發現詠春拳的魅力,看到師兄弟們練的非常有樂趣,從此留了下來。
我初學詠春拳的目的很單純:我厭倦了做個弱者,希望在俗世中找到一份寄托,好讓自己不再膽怯與驚慌。
然而事情并未如我預料的軌跡來發展,第一次試聽課之后,我驚訝于詠春的靈活巧妙、機變詭譎,被深深吸引的原因,一半是“我去好厲害”,另一半是“哇塞太好玩了”。那時候吸引我的是詠春的實戰性和趣味性。
后來修習時日越長,越覺得深不可測,就像我師父說的那句話“武術是一道光,可以帶你去很遠的地方。”我情不自禁深陷其中,想要去追逐那道投向天邊的光。那道光里藏著生命的奧秘,也蘊含著人生的哲理。我學得越多,愈加貪心。
總之,目標一定要有,雖然它可能時不時會變,在你學習的不同階段,它會給你不同的引領,幫助你抓住當前的重點。
你能付出多少?
這個付出包括時間、精力和金錢??偸怯芯W友在網上問:我沒有時間也沒有錢,我就想自學詠春,看看視頻,看看書,給點建議吧!而我總是忍不住想告訴他們:這件事情,真的沒有捷徑呀!學習一門知識,系統性何等重要這種廢話我就不多說了。像詠春拳這樣的傳統武術,多年來幾乎全部依靠師徒口耳相授。徒弟的一招一式,全從師父身上習得,諸多微妙之處,非和師父交手過招不能體會。
武術招式的力道、角度、距離、節奏,乃至肌膚的觸感、意念的指向,統統需要靠身體這個系統去捕捉和記憶,你沒有決心拿自己的身體出來裝功夫,別人使勁跟你講,是不中用的。很多時候,語言是非常蒼白和貧乏的,打個比方,就好像一個人沒有見過月亮,你用語言告訴他:月亮在哪里,在哪個方向,在地平線上多高仰角,月亮有多大、多亮、多皎潔……費盡唇舌都比不上你把手一抬,將月亮指給他看。而師父,就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最直接,最準確。這只手有多珍貴,不言而喻。
在深圳,滿大街都是跆拳道,詠春拳的良師卻湊不到十個,我的一些師兄弟,每周末從龍華、福田、龍崗,甚至東莞,從深圳的各個地方坐兩個鐘頭的公交來到武館學拳,練上幾個鐘頭,喝幾杯師父泡的茶,再匆匆離去。這樣的毅力來自于對師父的完全信賴和認同,這對于想要學好詠春拳的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至于金錢,是個敏感的話題。我只想簡單的說,一切珍貴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連西游記里如來佛祖都說佛法有價不可賤賣,那么準備好學費也算是對你即將學習的技藝的一種基本的尊重吧。
最后一個問題:選個什么樣的人做你師父 ?
其實對詠春拳懷著什么樣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你找一個什么樣的師父。你要想一個打十個,必定要找一個實戰經驗豐富的師父;你要修身養性,一個品性溫良人格健全的師父則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點特別重要:你可能就是想學學詠春拳而已,但師父教給你的,絕對不會僅僅是詠春拳的技法。在傳統武藝的傳授中,師父的品行、秉性都會在無形中極大地影響徒弟的心態甚至世界觀。對于已經形成了個人價值觀體系的成年人尚且如此,對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則更是影響深遠。師父的德行和武館的整體氛圍對學習者而言,顯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