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水的問題民眾都非常關注,健康意識增強,民眾持懷疑態勢,今年更加關心的是房子,因為今年的兩會剛開完,這個表明大家把自己的心態,心里話說出來,能夠說明關心自己的市場,再有一點,大家對健康的意識在不斷的增強,但是就這種情況來看,現在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那天,廣州日報登了一條自來水公司稱自己的水質達到歐美標準,網站、報紙一片置疑。
另外來看,在今年網民關注的問題環境問題占到了第五位,表明大家對此比較關心,對于我們整個環境的狀況么樣,很多的教授都講過了,我想從幾個方面,從的統計,公開發表的數字來看,2000年的時候中國環境公報顯示說了,環境污染惡化趨勢得到基本控制,十年以前我們已經控制住了,但是到了2005年的時候,總理說了一句話,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讓人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更多的新鮮空氣,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更多人理解是好,要為人民辦實事,西方的媒體理解的是反的,他們理解現在中國人喝的水不干凈,空氣不新鮮,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不好。這個也是較高領導平衡了很多,把這個發表出來了,我們覺得這里面也有這層含義,否則就不需要再改善了。
到了2009年的時候,這是環保部的副部長說了,中國環境污染惡化趨勢得到了基本的控制,2000到2009年十年了時間還在控制,到去年了兩會局部得到控制,整體的環境還在惡化,這個也比較客觀。所以在去年網上提到了,也是張部長在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我們覺得這個是比較客觀的,在不斷的改善自己的工作作風,說出了實話。
今年關注的是房價、民生比較多,環境沒有提到更多,也可以看到我國環境的形勢依然很嚴峻。人民代表也提到了一個事兒,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早就實現了,幸福感成為新目標,是幸福,人們關心的問題希望得到改善,才叫幸福,幸福感是自己感到,并不是領導告訴你你幸福了就被幸福了。
水也是如此,樣的水才是安全的,所以生活飲用水有一個標準,這個是強制性的標準,提到了106項,我個人有這樣的觀點,飲水標準與飲水安全有關系,飲水標準就要求達到這個安全,剛才王教授說得60分,還有40分,現在環境里面的污染物很多,例如美國人測到環境水里面有2200多種物質,我們很多地方測有機污染物是幾百種,多的是700多種,我們只有106項指標,可以把水的安全性表現出來,反過來是的,是相對的,也就是這個觀點,飲水標準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是的,有一項指標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全都達標了就合格了,這是的。但是里面有一些指標對于安全性來講也是相對的,例如致癌物,剛才王主任談到致癌物是十萬分之一,這個人喝七十年這個水,每天喝兩升,十萬人里面可能有兩個人會因為這個指標得癌癥了,這里面就是相對的。所以安全就是有風險的,像我們說開車撞人,采煤要出事故,我們就不開車也不采煤了,只是要把安全達到較高。
這個初的觀點并不是我們提到的安全的詞,是李院士提到的生物學的安全的詞,他這樣說:對于目前標準測試的微生物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定的溫度,一定地區采集的一定的樣品說有沒有微生物,是這樣得出的數值。但是變換條件之后會不會有心的微生物,這就是相對的,可是膜的方法可以把相對走到,所以提到了微生物的的安全,所以水的市場就比較活躍,從安全的角度是往這方面努力的。
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市場在逐步的成熟,這里面提到了關于水的書籍,在網上搜一下有很多關于水安全的,雜志和媒體,這次的《直飲水雜志》包括新浪網等等媒體很多大家都在關注這個方面的工作,的雜志和媒體也受到業內的關注,雖然不是正式的的刊物,但是銷售量是非常大的,比一些化的還要發售的多,也表明了大家對他的關心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