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C20H30O5應為95.0%.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微黃色方形結晶;無臭,,味苦。
本品在沸水乙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略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熔點 本品的熔點(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VI-C)為224~230℃,熔融時間同時分解。
【鑒別】 (1)取本品約1mg,加乙醇3ml,微溫溶解,放冷,加%3.5二硝基苯甲酸的乙醇溶液1ml,氫氧化鈉試液2滴,即顯紫紅色。
(2)取本品約10mg,加乙醇2ml溶解后,加乙醇制氫氧化鉀試液2~3滴,漸顯紅色。
(3)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00版二部附錄IV-A)測定,在224nm的波長處有較大吸收。
【檢查 】 其他內酯 取本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中含2的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試驗,取溶液10ul,點于硅膠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醇(20:1)為展開劑,展開后,取出晾干,置碘蒸氣中顯色,除主斑點外,不得顯其他斑點。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1.0%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Ⅷ-I)。
【熾灼殘渣】 不得過01%。(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Ⅷ-N)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溶解稀釋至刻度,搖勻;另取經105℃干燥至恒重量的穿心連內酯對照品約20mg,精密稱定,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20ug的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ml,分別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00版附錄IV-A)在224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計算,即得。
【作用與用途】 本品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用于呼吸道感染,細菌性痢疾。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0.1~0.2,一日3~4次。
貯藏 遮光,密閉,在干燥處保存